36.作图题
![]() |
![]() |
|
|
![]() |
![]() |
||
|
|
||
⑴作出物体重力的示意图 |
⑵要使拉力最小该如何绕绳 |
⑶作出杠杆的动力臂 |
⑷作能使杠杆如图的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 |
34.梅村中学的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骑自行车下坡时,即使刚开始速度接近0,而且脚下不用力,自行车也是加速运动的。于是他们就想知道这个过程中,自行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找来一个小车和一个木板做成的斜面。
⑴为了达到目的,他们还需要的器材为 。
⑵将小车从O点由静止松手,当小车到达B、C、D点时分别计时,记录结果如下表:
位置 |
O |
A |
B |
C |
D |
到O点距离s/cm |
0 |
25 |
50 |
75 |
100 |
所用的时间t/s |
0 |
0.70 |
1.00 |
1.22 |
1.41 |
所用时间的平方t2/s2 |
0 |
0.49 |
1 |
1.49 |
2 |
由上表可知: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逐渐变 。(填“大”或“小”)由此推出物体作的是 运动。(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⑶认真分析上面的数据,同学们发现物体运动的距离与 成正比。
33.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中材料制成的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有关的数据分别如下表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每一次实验沙面的凹陷程度各不相同,第一组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
表二 |
表三 |
||||||||||||||||||||||||||||||||||||
|
|
|
⑴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为: 。
⑵分析比较 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⑶综合比较上面的结论发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我们在实际的研究中引入了 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⑷上述实验所用的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经常用到,试举一例。
。
32.某同学想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两只一模一样的弹簧,其中一个用来进行研究,用另一个来制作成弹簧测力计。他想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制作,请你帮他将实验规划好。
① 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下垂,测量出它的长度为2cm。
② 观察钩码的说明书,了解到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
③ 将钩码挂到弹簧的下面,并测量出弹簧的长度。
④ 每次在弹簧下增加一个钩码,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将结果设计成一个如下页的表格。
⑤ 根据上面的结果,将弹簧制作成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右边的刻度板上画好刻度.
钩码数目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弹簧长度L/cm |
2 |
2.3 |
|
2.9 |
3.2 |
3.5 |
4.1 |
4.1 |
⑴他在实验数据时,少记录了一个数据。请你帮他在表格中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⑵从这几组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弹簧的一个重要结论: 。
⑶在右图的刻度板上按要求画好刻度。(最小分度值为0.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