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分钟通过1200米路程汽车速度是(
)
A.1200米/秒 B.72米/秒 C.60米/秒 D.20米/秒
2.地面上的树木,如果以太阳作为参照物,它们是______的。
4.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米高处.在这过程中货物作_____运动,这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米/秒,合______千米/小时
5.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6.张老师的身高为17500毫米
( )
7.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
8.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__________
9.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__________米
10.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的
11.在平静的湖面上的游船上坐的乘客,以_____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以______为参照他静止的
12.甲乙汽车同时从相距1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匀速直线运动,甲速为54千米/时,乙速为10米/秒,它们相遇时
( )
A.两车通过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多走2千米
C.甲比乙车少走1千米 D.甲走7千米,乙走3千米
13.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________
14.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对地面是静止的,过段时间,甲车上的人说甲车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________为参照物的
15.一汽车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字样。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南昌120km"的路牌到遇到路牌"距南昌40km"之间需要________分种。
16.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 )
17.我们的教室相对于_________是运动的.
18.汽车在长100千米的公路上行驶,前50千米的速度为20米/秒,后50千米的速度为10米/秒,汽车在这100千米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米/秒
答案:
1.D 2.运动的
4.机械,3,10.8
5.C 6.× 7.毫米 8.匀速直线运动
9. 7×10-5 10.静止的
11.河岸(水),船 12.B 13.分度值 14.乙车
15. 48 16.× 17.太阳(月亮,星星)
18. 13.3
第一册3-4章单元练习(含答案)
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上出现小水珠
B.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内表面出现冰花
C.放在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樟脑块放久了会变小
2.下面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3.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 或“降低”)
4.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琴弦在________.
6.我们听到人们说话,是因为说话的人声带正在_______.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
7.晶体熔化时 ( )
A.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8.气温不高游泳会觉得不太冷,但上岸后会觉得冷这是因为( )
A.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B.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
C.空气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D.人体热量一部分传到空气中所以人冷
9.水烧开后,壶嘴向处喷出“白气”,这“白气”形成过程是( )
A.先液化再蒸发
B.先汽化再液化
C.先升华再液化
D.先汽化再凝华
10.某人看见闪电后经5秒钟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距这个人的距离是________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11.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会凉爽,如把一只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温度计的示数将会
(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
1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声音的传播要靠______。
13.给晶体加热,当它的温度升高到_________时,才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吸热温度________
14.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物质总是要吸收热量的 ( )
15.声音要靠____________传播。若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
16.病人发高烧时,人们常将一条湿毛巾搁在其额头上,请解释这样做的道理。
17.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______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传播的。
18.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动快慢都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9.在熔化过程中,_____有一定的熔点,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20.液体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增大而降低 ( )
21.在用液体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实验中,读数时人的视线应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_(2分)
22.摄氏温度把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零度,体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______℃
23.水凝固时温度保持在_______℃不变,凝固过程中内能______(填
增大,减小,不变)
24.液体汽化时要______热量,液体沸腾时的温度_______;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5.小明面对山崖喊了一声,经1.5秒听到回声,他到山崖的距离是( )
A.170米
B.340米 C.255米 D.510米
26.下面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B.初冬早晨草叶上的白霜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冬天室外的水结冰
27.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能放出热量的是 ( )
A.蒸发、沸腾
B.汽化、升华 C.凝固、熔化 D.液化、凝华
28.常用的温度计是把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______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_____
29.下列常见物理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A.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__________
B.秋天早晨草叶上挂满露珠_________
C 炎夏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______
D.铸造车间里铁水铸成零件________
30.一切发声物体都在_____,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真空_____传声
31.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其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__________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对它加热,它却保持一定的_________不变
32.下列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夏天湿衣服晾干____________
(2)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__________________
(3)烧开水时冒的“白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AB 3.不变
4.振动 6.振动,真空,340 7.C
8.A 9.B
10. 1700 11.C 12.振动,介质 13.熔点,不变
14.× 15.介质,340
16.湿毛巾放在病人的额头,因为毛巾上的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毛巾的温度低于病人的温度,所以吸收人体热量,有利于降温
17.声带,空气 18.表面积 19.晶体,非晶体 20.× 21.相平 22.冰水混合物,35
23.0,减小 24.吸收,不变,降低
25.C 26.C
27.D
28.冰水混合物,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1℃
29.A凝华,B液化,C汽化,D升华 30.振动,不能
31.汽化现象,温度
32.汽化,凝华,先汽化液化
第一册5-6章单元练习(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