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A.B.D.E.F.G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F同主族.E.G同主族.A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键.F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且F+离子与E2-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由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BE和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1)F位于 周期 族, (2)G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用电子式表示D2的形成过程: , (4)由A.E.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含有的化学键有 .属于 化合物, (5)B的最高价是 .由A.B组成的化合物中.含A量最高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含B量最高的气态物质的化学式是 ,与D2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含有的化学键有 .属于 化合物.有 对共用电子对. 解析:A.F同主族.且A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键.但F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则为第ⅠA族元素.且A为H元素.F+与E2-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F为Na元素.E为O元素.B为C元素.D为N元素. 答案: (3)·····+·····―→N⋮⋮N (4)NaOH 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离子 (5)+4 CH4 C2H2 C2H4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共价 6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4050[举报]

(2011?沈阳二模)已知A、B、D、E、F、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1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A为绿色粉末,含H、C、O、Cu四种元素.常温下,D为无色无味气体,B为黑色粉末,E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跟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2Na2CO3+O2

(2)F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羟基
羟基

(3)某课外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通过测定装置甲和乙中试剂的质量变化,探究A的化学式.
①为使数据准确,还需补充装置,请你在方框内绘出装置图并写出试剂名称.
②向装置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将A分解产生的水蒸气送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将A分解产生的水蒸气送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丙装置中药品的名称是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实验时,该药品未见明显变化,证明
A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全部被浓硫酸吸收
A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全部被浓硫酸吸收

③如何判断A已完全分解?
连续两次加热、鼓气、冷却,称量甲装置的质量,质量差不超过0.1 g,证明A分解完全
连续两次加热、鼓气、冷却,称量甲装置的质量,质量差不超过0.1 g,证明A分解完全

④实验测得出如下数据:A受热后完全分解,固体由8.0g变为6.0g,装置乙增重0.9g.写出A的化学式(表示为碱式盐):
Cu3(OH)4CO3或CuCO3?2Cu(OH)2
Cu3(OH)4CO3或CuCO3?2Cu(OH)2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已知A、B、D、E、F、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A为绿色粉末,含H、C、O、Cu四种元素.常温下,D为无色无味气体.B为黑色粉末,F和E均为有机物,已知F和E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等于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跟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2Na2CO3+O2

(2)B和F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OH+CuO CH3CHO+H2O+Cu
CH3CH2OH+CuO CH3CHO+H2O+Cu

(3)某课外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通过测定装置甲和乙中试剂的质量变化,探究A的化学式.
①为使数据准确,还需补充装置,请你在方框内绘出装置图并写出试剂名称;
②向装置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将A分解产生的水蒸气送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将A分解产生的水蒸气送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丙装置中药品的名称是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实验时,该药品未见明显变化,证明
A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全部被浓硫酸吸收
A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全部被浓硫酸吸收

③如何判断A已完全分解
连续两次加热、鼓气、冷却,称量甲装置的质量,质量差不超过0.1 g,证明A分解完全
连续两次加热、鼓气、冷却,称量甲装置的质量,质量差不超过0.1 g,证明A分解完全

④实验测得出如下数据:A受热后完全分解,固体由8.0g变为6.0g,装置乙增重0.9g.写出A的化学式(表示为碱式盐):
Cu3(OH)4CO3或CuCO3?2Cu(OH)2
Cu3(OH)4CO3或CuCO3?2Cu(OH)2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