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 图中:A为无水乙醇.B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为无水CuSO4粉末.D为碱石灰.F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按加热的先后顺序排列为 .E处加成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 .E第①步反应 .A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 . (3)能验证乙醇反应后的产物的实验现象是 . (4)图中G处导管倾斜的作用是 . (5)本实验中若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F处现象与(3)相同.推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由题意知本实验为乙醇氧化制乙醛的实验.同时检验了乙醇被氧化的产物水和乙醛的生成.从而知E为O2生成装置.A为乙醇蒸气生成并与O2混合装置.B为反应装置.C.F为检验H2O和乙醛生成装置.D为除水装置. 答案:(1)B.E.A.F 2KMnO4K2MnO4+O2↑+MnO2 (2)将试管放入78℃的热水浴中 防止F中水再与无水CuSO4反应 (3)C处无水CuSO4粉末变蓝.F处产生砖红色沉淀 (4)使冷凝的乙醇回流到A试管中 (5)CH3CH2OHCu△CH3CHO+H2↑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1952[举报]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现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③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2)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
用38℃~60℃热水洗涤
用38℃~60℃热水洗涤
;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
O
-
2
+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
O
-
2
═2I-+S4
O
2-
6

(4)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5)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90.5cV
4m
%
90.5cV
4m
%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6)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4I-+O2+4H+=2I2+2H2O
4I-+O2+4H+=2I2+2H2O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 ℃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 ℃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现利用图10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 ℃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____________;④低于60 ℃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 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⑷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⑸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⑹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I:制取NaClO2晶体

己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品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③的作用是                                      

装置①的作用是                                       

(2)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还原剂是                             

装置④中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        ;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小打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4)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5)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6)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