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 置 电极反应 负极 Zn-2e-=Zn2+ Zn-2e-=Zn2+ Fe-2e-=Fe2+ Fe-2e-=Fe2+ 正极 2H++2e-=H2 O2+2H2O+4e-=4OH- Cu2++2e-=Cu 2Fe3++2e-=2 Fe2+ 一般说来.简单的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一般是负极金属本身失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R-ne=Rn+.比较容易写出,正极上的反应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我们判断出溶液中的哪种微粒在正极板上得电子.这取决于溶液中各种微粒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大小.这是正确写出正极上电极反应式的关键.常见的有这样三种情况.(1)酸性溶液中.H+得电子.发生析出氢气的反应.可以看作金属的析氢腐蚀,(2)在弱酸性.中性溶液中.通常溶液中的O2得电子.可以看作是负极发生吸氧反应,(3)当溶液中有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后面的金属阳离子时.通常该金属阳离子得电子.例如:Cu2+.Fe3+.Ag+等. 这是一些简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但是对于一些实用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则要认真思考.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例题: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工作时.电池的总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其中Pb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蓄电池的负极是 .其电极反应式为 . (2)蓄电池的正极是 .其电极反应式为 . (3)蓄电池工作时.其中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增大 .“减小 或“不变 ) 解析:从电池的总反应.可以看出Pb的化合价升高.失去了电子.因而作负极.这时.可能会有些同学将电极反应式写做Pb-2e-=Pb2+.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因为PbSO4不溶于水.不溶于稀硫酸.所以生成的Pb2+并不能存在于电解质溶液中.必须与溶液中的SO42-继续发生反应生成PbSO4(Pb2++SO42-=PbSO4).所以.负极周围发生的电极反应为:Pb-2e-+SO42-=PbSO4. 同理.从总反应上看.得电子的物质是PbO2.所以正极是PbO2.首先发生的变化应该是PbO2+2e-= Pb2++2O2-.在水溶液中.O2-是不会存在的.它有两个去向:在酸性溶液中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即2O2-+4H+= 2H2O,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与水结合生成OH-.即2O2-+2H2O =4 OH-.这里显然是前一种情况.也就是说.在正极PbO2及其周围发生了两个连续的变化:PbO2+2e-=Pb2++2O2-和2O2-+4H+=2H2O.两个连续发生的反应的反应式相加的结果就是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PbO2+2e-+4H++SO42-=PbSO4+2H2O. 原电池的总反应实质上就是分别在原电池正.负极上所发生的两个电极反应的总和.所以我们可以用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减去负极的反应式的方法得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由于铅蓄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硫酸被消耗.浓度降低.所以电解质溶液的pH会增大. 书写实用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时.要注意三个问题:(1)两极得失电子数要相等,(2)电极反应不单纯是电极自身的反应.而是这个电极及其周围的区域发生的反应.也就是说一定要考虑电解质溶液对电极反应的影响,(3)当已知电池的总反应时.如果能够判断出某一极的电极反应.则可以利用两极反应之和等于电池的总反应这一重要关系.推断并写出另一电极上的反应式. 题型三.推断反应现象 例题:如下图所示,将一个铁片和石墨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在一张滤纸上并压紧,使三者充分接触, 并不断向滤纸上滴加饱和食盐水和酚酞的混合液,一段时间后. (1)先变红的区域在 附近,该电极是 极 (2)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 解析:从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不难发现.铁片.石墨.导线.食盐水构成了一个原电池装置.其中铁片为负极.石墨为正极.负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Fe-4e-=2Fe2+ .正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于是先变红的区域为石墨片附近.该电极为正极. 解决这类问题时注意:若要分析原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必须先分析原电池的两极.以及电解质溶液中所发生的反应.由反应结果去推断反应的现象.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1714[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