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37861[举报]
(8分)(1)已知20oC时的溶解度:Na2CO3:S=21.2g; NaHCO3:S=9.6g。则20oC恒温条件下向121.2g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理论上可以析出NaHCO3__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1位)
(2)向5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固体。则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3)将一定质量的钠加入到89g水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为100g,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440ml甲与120ml乙反应,产生1.56g沉淀;
②取440ml乙与120ml甲反应,也产生1.56g沉淀;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3.12g沉淀;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
甲溶液为 溶液,乙溶液为 溶液。
(8分)(1)已知20oC时的溶解度:Na2CO3:S=21.2g; NaHCO3:S=9.6g。则20oC恒温条件下向121.2g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理论上可以析出NaHCO3__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1位)
(2)向5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固体。则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3)将一定质量的钠加入到89g水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为100g,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440ml甲与120ml乙反应,产生1.56g沉淀;
②取440ml乙与120ml甲反应,也产生1.56g沉淀;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3.12g沉淀;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
甲溶液为 溶液,乙溶液为 溶液。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12/91/8e39744a.png)
(1)关于能量变化的研究已知:
①2CH3OH(1)+3CO2(g)=2CO2(g)+4H2O(g)△H=-akjmol-
②CH3OH(1)+O2(g)=CO(g)+2H2O(1)△-bkjmol -
③H2O(g)=H2O(1)△H=-ckjmol-
则:2CO(g)+O2(g)=2CO2(g)△H=
(2)关于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研究
①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 CH3COOH | HCN | H2CO |
电离平衡常数(25℃) | 1.8×10-5 | 4.9×10-10 | K1=4.3×10-7 K1=5.6×10-11 |
②已知2SO2(g)+O2(g)?2SO3(g):△H=-196kjmol,在一个容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lmol O2,在某温度下充分反应,经过30min达到平衡,放出热量176.94kJ.如果用SO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v(SO2)=
③图为某温度下,CuS(s)、ZnS(s)、FeS(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溶液的S2-浓度、金属阳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如果向三种沉淀中加盐酸,最先溶解的是
(3)关于电化学的研究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VO2++2H++V2+
放电 |
通电 |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3C+S K2S+N2↑+3a 已配平
①画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②生成物中除氮气与硫化钾外,还有一种物质A生成,则A的化学式为 。
③黑火药中位于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元素有 种;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化物可用于漂白纸浆、丝、草帽辫等并能用于杀菌、消毒,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出该氧化物通入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④下列事实能说明黑火药中碳与硫两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
A.同条件同浓度溶液的pH:H2CO3>H2SO4 B.稳定性:H2SO4>H2CO3
C.CS2中碳元素为+4价,硫元素为-2价 D.溶解性:H2S>CH4
⑤已知常温时CuS的Ksp=1.3×10-36,向100 ml 2×10-18 mol/L 的K2S溶液中加入100 ml
2×10-18 mol/L的CuCl2溶液,试通过计算说明有无CuS沉淀生成(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