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⑴过滤能除去液体中混有的难溶固体. *⑵过滤要做到: “一角 :滤纸折叠成的圆锥形角度要与漏斗内壁相吻合, “二低 :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要紧靠三层滤纸, 漏斗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31112[举报]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金属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两装置的气密性都良好).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比较镁、铁分别与盐酸反应放热速度
比较镁、铁分别与盐酸反应放热速度

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甲中长颈漏斗里的液面上升得更快
甲中长颈漏斗里的液面上升得更快

②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充分反应后两装置产生的H2质量关系为
C
C
(填字母).
A.甲多     B.乙多     C.一样多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搅拌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搅拌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③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漏斗

④B方案难以达到目的,其理由是
生成的铜覆盖在铁屑表面,导致铁不能全部反应
生成的铜覆盖在铁屑表面,导致铁不能全部反应

⑤A方案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把铁反应完
把铁反应完
,用
H2O
H2O
(填试剂的化学式)洗涤滤渣.若用加热的方式烘干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2?高淳县二模)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在地壳里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
Fe
Fe

(2)图1所示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B
B
(填字母,下同),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
A

(3)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
C
C
(填字母)关系最大.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活动性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金属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两装置的气密性都良好).
已知:
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比较镁、铁分别与盐酸反应放热速度
比较镁、铁分别与盐酸反应放热速度
.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甲中长颈漏斗里的液面上升得更快
甲中长颈漏斗里的液面上升得更快

②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充分反应后两装置产生的H2质量关系为
C
C
(填字母).
A.甲多     B.乙多     C.一样多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量的样品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搅拌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量的样品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搅拌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③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漏斗

④B方案难以达到目的,其理由是
生成的铜覆盖在铁屑表面,导致铁不能全部反应
生成的铜覆盖在铁屑表面,导致铁不能全部反应

⑤A方案中,用
H2O
H2O
(填试剂的化学式)洗涤滤渣.若用加热的方式烘干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对食盐的用途进行探究,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用途之一:作调味品。
食盐的主要成份是NaCl,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资料准备]
20℃时,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OH-
CO32-
Na+


Ca2+


Mg2+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3)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二、用途之二:制备氯气。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备氯气,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除氯气(Cl2)外,还生成密度最小的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用途之三:工业制碱。
某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
【相关资料】
⑴ NH4ClNH3↑+HCl↑
⑵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
NaCl
NaHCO3
NH4Cl
NH3
CO2
溶解度
36.0g
9.6g
37.2g
710
0.9
【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和NH4Cl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如下

【问题讨论】:
(1)反应③中得到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2)检验气体C的方法                   
(3)在反应②中,先通   气体,目的是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称取纯碱样品10.8g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0g,请通过计算判断此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保留一位小数)
【总结反思】
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对食盐的用途进行探究,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用途之一:作调味品。
食盐的主要成份是NaCl,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资料准备]

20℃时,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OH-
 
CO32-
 
Na+
 

 

 
Ca2+
 

 

 
Mg2+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3)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二、用途之二:制备氯气。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备氯气,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除氯气(Cl2)外,还生成密度最小的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用途之三:工业制碱。
某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
【相关资料】
⑴ NH4ClNH3↑+HCl↑
⑵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
 
NaCl
 
NaHCO3
 
NH4Cl
 
NH3
 
CO2
 
溶解度
 
36.0g
 
9.6g
 
37.2g
 
710
 
0.9
 
【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和NH4Cl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如下

【问题讨论】:
(1)反应③中得到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2)检验气体C的方法                   
(3)在反应②中,先通   气体,目的是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称取纯碱样品10.8g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0g,请通过计算判断此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保留一位小数)
【总结反思】
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精英家教网含钠元素、钙元素的化合物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一)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Na2CO3、NaHCO3的性质后,了解到它们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那么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1)Ca(HCO32可溶于水;
(2)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猜想】(1)甲同学认为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学认为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甲、乙两同学的猜想是依据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反应均有沉淀产生;又知道Ca(HCO32可溶于水,因此猜测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HCO3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从而鉴别出两种溶液.
(3)丙同学认为固体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
【实验探究】(1)甲同学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各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均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学将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两支试管中也都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但根据观察到的其他实验现象,他认为仍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3)丙同学分别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如图1):
①加热Na2CO3时,开始即见小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气泡逐渐减少,未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加热NaHCO3时,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与①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问题讨论】(1)小组同学对上述实验展开了讨论,对甲同学的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并从物质在溶液中解离出不同离子的微观角度分析了原因(如图2、图3).请写出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NaHCO3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参与反应的离子:
 

精英家教网
(2)乙同学的两个实验中,大家对C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比较熟悉,而对CaCl2与NaHCO3溶液混合产生的现象难以理解,同学们又进一步查阅了资料,了解到CaCl2与NaHCO3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因而同学们知道了乙同学是通过观察到
 
现象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至于CaCl2与NaHCO3溶液为什么能发生上述反应,老师指出其反应原理较复杂,有待于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探究.
(3)丙同学在加热Na2CO3固体时,开始产生少量气泡的原因是
 
;根据你分析:Na2CO3受热
 
分解(填“易”或“不易”).在加热NaHCO3固体时,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任写一种).
【拓展应用】(1)固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过
 
方法除去.
(2)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加入适量的
 
溶液.
(二)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进行探究实验.用A、B、C、D四支试管各取室温下等体积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再向A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B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C试管中滴加氯化铵溶液、D试管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振荡.
【提出问题】:他们在探究的问题是氢氧化钙能否与
 
(选填“酸”、“碱”、“盐”)发生反应?
【表达与交流】:①阳阳同学根据在D试管中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判断D试管中无化学反应发生.你认为此判断的依据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并解释其原因是
 

②为科学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同学们对B试管中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继续进行探究.阳阳同学猜想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娇娇同学猜想滤液中含有两种溶质.为验证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选用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以下两个实验.请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滤液加入试   管中,向其中
 
 
娇娇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滤液中含有的两种溶质是
 
方案二:取少量滤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同精英家教网学们认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请你对B试管中滤液的处理提出可行的建议
 

(三)现有CaCO3 和KHCO3的混合物,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来判定其中两种成分的质量比.
①甲同学称取2.00g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为ag,则a=
 
.该同学能否由气体质量计算出混合物中两成分的质量比?
 
(填“能”或“不能”)
②已知KHCO3 和NaHCO3一样加热易分解,K2CO3的分解温度远高于1000℃.乙同学称取Wg混合物充分加热,所得CO2气体质量(m) 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m(CaCO3):m(KHCO3)═
 
(用含b、c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