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A中装入制氧气药品.称量wg样品装入C中.称量D的质量为m1g.连接好仪器装置. 对A进行加热 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冷却后.称量D的质量为m2g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2817[举报]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都能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②Na2SO3+2HCl=2NaCl+SO2↑+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作出猜想]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Na2CO3、Na2SO3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取少量4、5号溶液分别于试管中,然后分别进行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
1
1
号溶液,两试管中的溶液均变成红色,说明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
NaCl
NaCl
溶液.?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3号溶液,两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3+Ca(OH)2═CaSO3↓+2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3+Ca(OH)2═CaSO3↓+2NaOH)

实验3: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2号溶液,在盛4号溶液的试管中有
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现象,说明4号是Na2CO3溶液;在盛5号溶液的试管中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现象,说明5号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请你利用上述图中的试剂设计鉴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25.(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照教科书内容,在学校实验室里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50g,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二:称取5.0g粗盐进行提纯.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述问题: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NaCl
3
3
g,水
47
47
mL.
(2)NaCl溶解过程用到了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搅拌,加速溶解
搅拌,加速溶解

(3)粗盐提纯时,操作I的名称为
过滤
过滤

(4)某同学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少,原因可能是
AB
AB

A.溶解时将5.0g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⑴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下面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2H2O22H2O+O2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下图是气体制备时的常用装置:

根据你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的名称是        
②一般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理由是           
③采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④采用氯酸钾制得的氧气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酸钾分解时会产生少量的氯气。可利用         (填序号)装置,并向其中加入        溶液除去;
⑤三种制氧方法中都出现二氧化锰,他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信息提供:
氯气有毒,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症状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少量氯气可通过碱溶液除去。
⑵苏打水是碳酸氢钠(NaHCO3)的水溶液,有弱碱性。医学上外用可消毒杀菌,饮用可改变酸性体质,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下图是某品牌苏打水的图片和配料表,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①根据配料表可以发现:苏打水成分中的无机物有          ,有机物有            (每空至少填写两种物质);
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品牌苏打水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今年5月,我市各学校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小张同学进行的实验考查是“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
现象记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
样品1: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简述操作的主要步骤: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酚酞除外)。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