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00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6题 2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朱自清《春》)
(2)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观刈麦》)
(5)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6)越明年,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请帖(tiě) 心弦(xián) 看(kān)护妇 深恶(wù)痛绝
B.纤(xiān)细 烙(1ào)印 卡(qiǎ)脖子 参差(cī)不齐
C.调(diào)换 酣(hān)睡 畜(xù)牧业 刚劲(jìng)有力
D.哄(hōng)笑 分(fēn)外 超负荷(hè) 捕(pū)风捉影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远离了喧闹的都市,驱车来到世外桃源般的僻静小山村,我们顿觉神清气爽。
B.储运罐破裂,致使部分液化石油气泄露,幸亏抢修即时,未造成大范围扩散。
C.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碧玉妆成的杨柳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
D.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垮塌,昔日的美好家园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4.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4分)
(1)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去少年宫学习书法。
修改意见:
(2)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修改意见:
5.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3分)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
6.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3分)
北京
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一边是吴桥杂技、永年太极拳等河北绝技的循环演出,一边是蔚县剪纸、武强年画等民间绝活儿的现场演示。此外,在T1、T2两个航站楼也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河北文化展示活动.
第二部分(7-23题 50分)
2008-2009学年度山东省泗水县第二学期初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题涵盖一、二、三单元。
2.全卷共四大题,共8页,测试时间120分钟。
3.时间充裕,请认真书写每一个字,端正的字体、整洁的卷面是你自信的体现。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
①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jiàn赏。 ( )
②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 ( )
③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
④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 )
2.找出下面文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莫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_____改为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3.修改下列病句。
①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抵达大陆后,受到了大陆人民的亲切欢迎。
②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4.按要求填空。
①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此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③你最熟悉的关于黄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④《木兰诗》中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⑤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所写的句子中须含“雨”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
我们几乎是唱着歌长大的,我们的生活确实充满了七色阳光。然而,即使是阳光普照的时候,也难免出现短暂的阴云。成长中的少年,总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些烦恼,带着多彩的梦走向成熟。
①假如班级内开一个“成长的烦恼”班会,请你为这个班会写一个简短的开幕词。目的在于让同学们都能说出自己的烦恼。
②七年级的你现在最大的烦恼是什么?你将怎样消除自己的烦恼呢?
6.名著导读。
(1)《_________》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_________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祥子的泪要落下来。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作的,窝在心的深处。
①本段文字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祥子身上的一件事。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
(一)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7.“故园”一词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甚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日:“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卒之为众人 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
④终无济于天下 济: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1.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12.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
乙文:
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6页,有4大题,23小题。满公为120分(作文中含书写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考生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考生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共3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触摸汉字(10分)
1.根据拼音提示,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下边句中的横线上。(2分)
①她优美的舞蹈仿佛让我们看到树枝上累累的果实,呈现出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xīn 。
②好的篆刻,其图案设计和雕lòu 琢磨功夫必须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2.下边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世博会之后,以松、竹、梅为主题的名信片一时间风靡校园。
改正:
3.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一则财富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请你分别说说两个加点“理”字的不同含义。(2分)
你不理①财,财不理②你。
4.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联字组词的方式,对下边句子中加点的“清”字至少做出三种以上的解释。(2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鲁迅《喝茶》)
5.请在下边的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
①世外桃 意思:
②桃 结义 意思:
6.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曾产生了许多的书法流派。最受人们喜爱的有颜体、欧体、柳体、赵体等,你能写出其中一位书法大家的姓名吗?(1分)
轻松阅读(60分)
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4页,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2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009年广东省汕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4页,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2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009江苏省徐州市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l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位号填写清楚。
3.试卷总分含卷面分3分。
一 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濒(bīn)临 悄(qiāo)然 阴霾 鲜(xiǎn)为人知 迫不急待
B.提(dī)防 角(jiǎo)色 沮丧 满载(zài)而归 提心掉胆
C.泥泞(nìng) 狩(shòu)猎 遐想 叱咤(zhà)风云 粗制滥造
D.栈(zhàn)桥 附和(hè) 决别 浑身解(xiè)数 谈笑风生
2.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5)子日:“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7)“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3.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总是不断地变换工作单位。因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久,就会感觉到怀才不遇,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已只好跳槽。
他觉得很 ① (沉痛 无奈),就把烦恼向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 ② (倾诉 反映)。
老人说:“你换了这么多单位根本没有用啊。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人总不断埋怨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的缺点,他们觉得周围的环境和人处处跟自己作对;或者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真正的“伯乐”来赏识自己。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周围,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
像这样的人,必须深刻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而一个单往也没有必要为失掉这样的“人才”而遗憾。
(1)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把文中老人的话补充完整。(1分)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请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中选出四个最能体现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和文化底蕴的关键词(四字短语).填在文后的方格中。(2分)
徐州,古祢彭城.是江苏境内建城最早的城市,历史悠久。秦汉之际,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辉煌的汉王朝。两汉四百多年间,徐州共有l3个楚王,5个彭城王,是有名的帝王之乡。徐州城周围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徐州更是人文荟萃之邦,彭祖、刘邦、项羽自不必说,还有萧何、刘裕、李煜、刘向、刘禹锡、李蟠、李可染、马可、宋绮云等,从帝王将相到丈人骚客.从艺术大家到革命志士.无数风流人物.闪烁寰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