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模拟适应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萤光效应,即物质发出可见光。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先后发生两类跃迁:照射时原子能量变化的绝对值为△E1,发光时原子能量变化的绝对值为△E2。关于原子这两类跃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均向高能级跃迁,且△E1>△E2
B.均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C.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D.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15.如图,a是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c是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c是地球的同步卫星,a、b、c在同一平面内沿不同的轨道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三者绕行方向相同(为图示顺时针方向),已知Rb<Rc。若在某一时刻,它们正好运行到同一条直线上,如图甲所示。那么再经过6小时,物体a、卫星b、c的位置可能是图乙中的 ( )
16.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倾斜向上的匀强电场,图中水平直线是某一个带电质点的运动轨迹,a、b是它轨迹上的两点。由此可以判定 ( )
A.质点一定带正电
B.质点可能带负电
C.质点一定做匀速运动
D.质点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
17.彩虹产生的原因是由阳光射入雨滴(视为球形)时,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产生色散形成的。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彩虹的光路示意图,a、b为两种单色光的出射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线a的光子能量较小
B.在雨滴中光线a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传播速度小
C.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看到的a光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窄
D.如果b光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电效应
1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 点。t1=0.5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该时刻波刚好传到Q点,已知a、b、P、Q是同一均匀介质中的4个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40n+30)m/s(n=0,1,2,3,…)
B.这列波的波速一定是
C.这段时间内a、b通过的路程相等
D.这段时间内a、b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19.如图所示是一种测量低温的常用装置,上端a是压力计,下端b为测温泡,两者用导热性能很差的毛细管c连通。测量时在室温T0下先将a,b中充满气体并密封,使压强达到p0,后将测温泡浸入低温液体中,使之与该液体达到热平衡状态。与充气后的初始状态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中气体的压强仍为p0
B.a中气体的内能不变
C.a中气体的分子平均能不变
D.经足够长时间,a中气体分子能自发恢复到原来的数目
20.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球,平衡时静止于a处,现用一轻质托板将小球缓慢由a处经过轻弹簧的原长b处移动到c处停下,已知在c处小球对托板的压力为小球重力的两倍。设小球由a处移动到b处过程中托板对小球做的功为W1,小球由b处移动到c处过程中托板对小球做的功为W2。小球由a处移动到c处过程中托板对小球做的功为W3。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W1=W2 B.W3>2W
21.宇宙飞船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与下列情景相似:如图,光滑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绝缘小车,小车两端分别固定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竖直金属板,在小车的右板正中央开有一个小孔,两金属板间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两板间电压为U。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重力不计的粒子从左板正对小孔处无初速释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车总保持静止状态
B.小车最后匀速运动
C.粒子穿过小孔时速度为
D.粒子穿过小孔时速度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