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09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

理科综合(八)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 12   H l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下

   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晶状体破裂后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成为自身抗原

B.自身抗原刺激人体产生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

C.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

D.上述原因引起的另一只眼睛失明在免疫学上属于过敏反应

试题详情

3.右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表示所在部位的面

   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试题详情

    B.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

试题详情

C.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试题详情

D.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试题详情

4.下列关于细菌和蓝藻等固氮微生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根瘤菌其基因的结构特点是编码区是连续、不间隔的

B.固氮微生物的固氮过程的原料一定是N2,而产物一定是NH3

C.固氮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有的属于生产者,有的属于消费者,还有的属于分解者

D.根瘤菌为共生固氮菌,圆褐固氮菌为自生固氮菌,但它们的同化类型均为需氧型

试题详情

5.根据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为解决如下四个问题:

       ① 快速培养名贵花卉;

       ② 克服远缘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③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④干扰素的工业化生产。依次可以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技术

组织培养

基因工程

发酵工程

体细胞杂交

A

B

C

D

试题详情

6.某溶液中含有较多量的Al和Fe离子,下列离子组能够大量共存于上述溶液中的是 

试题详情

A.NH、K、AlO、Cl                         B.Na、H、NO、SO

试题详情

C.K、Ca、NO、Cl                         D.Mg、Ba、C1、OH

试题详情

7.两种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为1:3。则的关系可能是

试题详情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8.取浓度都为0.05 mol/L的NaOH和HCl溶液,以一定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NaOH(V1)与HCl(V2)溶液的体积比为

A.(V1):(V2)=2:3                                      B.(V1):(V2)=1:1

C.(V1):(V2)=3:2                                      D.(V1):(V2)=10:1

试题详情

9.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 氯化氢    ② 溴水  ③ 纯碱溶

液   ④ 2一丙醇   ⑤ 酸化的KMnO4溶液。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的组合是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10.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试题详情

A.0.1 mol/L的某碱液其pH小于13而大于7,此碱为弱碱

B.pH=1的某酸稀释10倍后,1<pH<2,此酸为弱酸

C.pH=13的某碱稀释10倍后,12<pH<13,此碱为弱碱

试题详情

D.0.1 mol/L的某酸,被NaOH中和至pH=7时,所反应的NaOH物质的量大于该

   酸物质的量,则此酸为弱酸

试题详情

11.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使溶液呈碱性)

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CO2,又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含有的离

子可能是

试题详情

A.Ag、Ba、Al                               B.Ag、Fe、Ca

试题详情

C.A1O、Mg、K                                D.Ag、Cu、Ba

试题详情

12.常见的离子晶体类型有5种,如右图是其中一种空间构型,

    则该晶体中X、Y的离子个数之比可能为

A.YX4

B.YX2

C.YX

D.XY3

试题详情

13.对于平衡体系,(气)+(气)――(气)+(气)、有下列判

    断,其中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48倍,则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试题详情

C.若平衡体系共有气体mol,再向其中加入mol 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

试题详情

   物质的量等于(),则,

试题详情

D.温度不变时,若压强增大为原来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体积的

   小

    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试题详情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试题详情

15.静电场中有两点,已知M点的电势高于点的电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点到点连线的方向就是电场线的方向

试题详情

    B.一个点电荷从点受的电场力总要大于在点受的电场力

试题详情

    C.一个点电荷从点移到点,它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试题详情

D.一个点电荷从点移到点,它的电势能可能增加

试题详情

16.有两个距离大于的分子,其中一个分子以一定的初动能向另一个分子靠近,在两

试题详情

    分子的距离逐渐减小的过程中

试题详情

A.时,分子势能不断减小,分子动能不断增大;

试题详情

B.时分子势能为零,分子动能最大;

试题详情

C.时,分子势能最大,分子动能最小;

试题详情

D.具有最小值时,分子动能为零,分子势能最大。

试题详情

17.已知某行星的质量为,半径为,其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引力常量为.则

    该行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一定为

试题详情

A.                 B.7.9 km/s                    C.11.2 km/s           D.

试题详情

1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电场线,电场线与水平方向成角,水平方向的匀

试题详情

强磁场与电场正交,有一带电液滴沿斜向上的虚线I做直线运动,I与水平方向成角,

试题详情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滴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液滴一定带正电

C.电场线方向一定斜向上

D.液滴有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试题详情

19.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辐射出的光照到某金属上时恰能产生

    光电效应现象。那么,很多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各种频率的

    光。其中有几种频率的光可能使这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试题详情

20.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两束可见

试题详情

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在棱镜侧面

试题详情

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试题详情

A.棱镜内光的传播速度比光的小

试题详情

B.光的频率比光的高

试题详情

C.棱镜内光的传播速度比光的大

试题详情

D.光的波长比光的长

试题详情

21.如图为一自耦变压器,它的特点是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把整个线圈作为原线圈,而

   取线圈的一部分作为副线圈。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

试题详情

   压,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当触头向上移动

   时,两个电表的读数变化情况为

A.Al读数变大

B.A1读数变小

C.A2读数不变

D.A2读数变小

 

第Ⅱ卷

本卷共10小题,共174分。

试题详情

三、非选择题

22.(1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

试题详情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金属丝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图中读数为

试题详情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读数为           mm。

试题详情

(2)采用图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         (选填“偏大”或“偏小”)。最后由公式          (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试题详情

(3)请你根据以上的电路图在图中进行实物连线。电流表选0.6 A量程,电压表选3V量程。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4)如下图,有一位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在白纸上记下了7次同一小球从轨道同一高度释放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点,如图中“×”所示;用重锤线确定了抛出点在竖直方向所在直线上的两个点,如图中“?”所示。不过,由于粗心,在从木板上取下白纸前,他忘了记下抛出点的位置。

试题详情

A.请你根据他提供的实验记录,在图中描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试题详情

    B.从所描轨迹上确定两到三个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图并采集相应数据(用表示即可)。利用直接测量量和已知量推导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试题详情

 23.(15分)一宇航员抵达一半径为的星球表面后,为了测定该星球的质量,做如下的实验:取一根细线穿过光滑的细直管,细线一端拴一质量为的砝码,另一端连在一固定的测力计上.手握细线直管抡动砝码,使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停止抡动细直管,砝码可继续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时观察测力计得到当砝码运动到圆周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两位置时,测力计的读数差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试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条件和测量结果,求:

      (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试题详情

(2)该星球的质量

 

 

 

 

 

 

试题详情

24.(19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0.6 kg和0.4 kg的A、B两物体,放在质量为1 kg的足够长的小车上,相距8 cm,它们随车以1.0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若在小车上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便在小车上滑动。已知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取g=10 m/s。求:

试题详情

(1)经过多长时问两物体在车上相遇?

试题详情

    (2)若在相遇瞬问撤去推力,则和小车最终速度各为多大?

试题详情

(3)两物体相遇前,系统因摩擦产生的总热量是多少?

 

 

 

 

 

 

 

 

 

 

试题详情

25.(20分)

试题详情

如图,在平面内有一边界半径为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磁感强度为,方向垂直平面指向纸内。从阴极逸出的质量为、电量为的电子(初速度可看作零),经过加速电压为的电场加速后,从原点沿轴正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

试题详情

已知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大于,求:

试题详情

(1)电子从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试题详情

(2)若圆形磁场区域的圆心处于不同的位置(原点始终在磁场区域的边界上),电子从磁场区域射出时的偏转角也将不同。求  电子从磁场区域射出时偏转角可达到的最大值。

 

 

 

 

 

 

 

 

26(15分)

试题详情

A、B、C、D、E五种盐,它们的阳离子可能是Na、NH、Cu、Ba、A1、Ag、Fe,阴离子可能是Cl、NO、SO、CO

① 五种盐均溶于水,且水溶液均无色。

② A溶液呈中性,B、C、E溶液呈酸性,D溶液呈碱性。

③ D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④ 若分别取五种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只有A、C不产生沉淀。

试题详情

⑤ 若分别取五种溶液,加人氨水生成沉淀,继续加氨水,中沉淀消失。

    ⑥ 把A、C两溶液混合,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物。

    ⑦ 把A溶液分别加入B、C、E三种溶液中,均能生成沉淀。

据此可知:A             ;B            ;C            ;D          ;E           

试题详情

27.(20分)

(I)(14分)两种化合物A和B只含C、H、O三种元素,A和B的物质的量以任何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的体积都是消耗O2体积的2倍(同温同压下测定),A和B分子量分别为a和b,且a>b。

(1)若A、B分子中氢原子数相同,A、B分子量的差值一定是             (填一个数)的整数倍。

(2)试写出符合此条件且分子量最小的化合物B的分子式                   其结构简式为:                                                             

(3)写出A的分子式                 ,其结构简式为:                 

(4)写出与B分子量相差14,且不属于同类物质的两种分子的结构简式            

(Ⅱ)(6分)A是一种邻位二取代苯,分子量180,有酸性。A水解生成B和C两种酸性化合物。B分子量60,C能溶于NaHCO3溶液,并能使FeCl3溶液显色(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水)。试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A:               ,B:              ,C:              

试题详情

 28.(13分)

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其中F溶液的阳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K为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试题详情

(1)A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2)写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M和N生成K的离子方程式                                     

(4)A电解时每生成1 mol C可得             mol B。

试题详情

29.(12分)用CCl4从溴水中萃取溴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个步骤: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溴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反复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溶液;

    (F)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步骤的编号字母填写)

试题详情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3)能选用CCl4从溴水中萃取溴的原因是                      

    (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滇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是                  

(A)己烯          (B)苯                     (C)酒精                 (D)甲苯

试题详情

30.(22分)回答下列I、Ⅱ两个小题:

Ⅰ.(8分)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双子叶杂草,读图并回答:

试题详情

① 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                                      

② 图l中a、b曲线,其中代表单子叶作物的是               ,代表双子叶杂草的  是             

③ 所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             点左右(用字母表示)。

Ⅱ.(14分)图2表示大兴安岭某森林生态系统中某植物甲和植物乙种群密度的变化。据图分析回答:

① 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            关系,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影响甲种群密度的其他生物因素还有            

    ② 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              

    ③ 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替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④ 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⑤ 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              

⑥ 调查甲、乙种群密度通常用的方法是                 

⑦ 据甲、乙种群变化的趋势,可知甲、乙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                 

试题详情

31.(20分)

现有二倍体被子植物品种甲,由于其果形较小而影响推广,为了获得较大果形的新品种,育种工作者利用品种甲通过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分别培育出了具有较大果形的二倍体品种乙和四倍体品种丙(品种乙和丙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新品种乙所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在生物界,此种变异不一定导致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原因是①                  ;②                          

(2)育种工作者从混合栽培有品种乙和丙的温室中取出一植株A。为鉴定A为哪一品种,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请完善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品种甲植株和A植株的根尖,制作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分别编号为甲、A。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甲和A临时装片中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           

结果预测和分析:

                                                                      

                                                                     

(3)在不使用显微镜的条件下,运用遗传学知识,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鉴定A植株为哪一品种(简要叙述方法步骤)                                                 

                                                                              

                                                                          

(4)该植物的叶片能产生一种药物蛋白质,现欲将该药物蛋白基因导入细菌,从细菌培养液提取该药物蛋白质,为了获得该药物蛋白基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其理由是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1.C      2.D      3.A      4.D      5.C      6.C      7.D      8.C      9.D      10.D

11.A    12.B     13.B二、选择题

14.D    15.D    16.AC 17.AD 18.D  19.C  20.CD 21.A

三、选择题

22.(18分)

(1)(每空3分)24.12~24.14    0.514~0.517

(2)(每空4分)偏小;

(3)(每空4分)图略

(4)A.轨迹图略(任意画出点不给分)

B.参考方法一:在轨迹上选两个点A、B

如图1,量出

推导:          

             

              导出      

             

              参考方法二:在轨迹上选三个点A、B、C

如图2,量出

推导

导出 

其他方法:根据抛物线方程推导等(略)

23.(15分)解:(1)设最高点                                                         (2分)

最低点                                                                            (2分)

机械能守恒                                                       (2分)

                                                                                (2分)

                                                                                                         (2分)

(2)                                                                               (3分)

所以                                                                                      (2分)

24.(19分)解:(1)作用后,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分)

                                                  (1分)

                                                                   (1分)

设经时间相遇,相遇时                                         (1分)

(1分)解得                          (1分)

       (2)相遇前                                                                      (1分)

                                                                                         (1分)

                                                                                       (1分)

              最终相对静止,撤去后系统

                                                          (1分)

             

       (3)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25.(20分)(1)由   得                                               (3分)

              由为电子圆轨道半径)                                                  (3分)

              得                                                                           (3分)

              (3分)

             

(2)由图可知:                                                                          (3分)

圆轨道对应的弦越长,圆心角越大,即偏转角越大。当弦长为圆形磁场的直径时.电子射出磁场区域时的偏转角最大为(3分)

由图可知:                                                 (2分)

26.(15分)(每空3分共15分)A BaCl2   B(NH42 SO4

C    AgNO3  D  NaCO3              E  A12(SO43

27.(20分)(Ⅰ)(共14分)

(1)18(2分)

(2)CH2O2(2分)  HCOOH(2分)

(3)C2 H2O3(2分)       OHC―COOH(2分)

(4)CH3COOH(2分)  HCOOCH3(2分)

(Ⅱ)(6分)

              (每空2分)

28.(13分)

(1)A12O3(2分)Fe2O3(2分)

(2)2Al+Fe2O3====Al2O3+2Fe(3分)

(3)Al+3A1O+4H2O====4Al<OH>3↓(3分 )

(4)(3分)

29.(12分)

(1)C→B→D→A→G→H→E→F(4分)

(2)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2分)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  (2分)

(3)CCl4与水不互溶l而且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很多(2分)

(4)(A)(C)(2分)

30.(22分)I.(8分)(每空1分)

① 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双重性,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

② b a   ③ D

Ⅱ.(14分)① 竞争(1分)   种类斗争、寄生、捕食等(3分)

② 食物和栖息场所(2分)

③ 自动调节(1分);

④ 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2分)

⑤ 缺乏有利变异(2分)l

⑥ 样方法(1分);   

⑦ 衰退型     增长型(2分)

31.(20分)

(1)基因突变(2分);① 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2分);

② 突变发生在基因中的非编码序列(2分)(只答非编码区或内含子中的一个给1分)

(2)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分);染色体数(2分)

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 A装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甲装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等一A植株为品种乙(2分);

② A装片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是甲装片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两倍一A植株为品种丙(2分);

(3)方法1:用植株A与品种甲的植株杂交,获得F1;再用F1自交;观察F1是否结果实。

方法2:用A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用单倍体植株杂交;观察单倍体植株是否结果实。(3分)(答出一种方案即可。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4)人工合成(或反转录法等)(1分);真核生物的基因含有不表达的内含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