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l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 )
A.水蒸气、甲烷 B.甲烷、氨气
C.水蒸气、氨气 D.氧气和二氧化碳
2.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
A.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B.鹿经常伸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C.生活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的长
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3.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出现晚,那么 ( )
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可能结构复杂
C.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
4.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②无脊椎动物⑨两栖类④鸟类⑤爬行类⑥哺乳类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③①⑤④⑥ D.④⑥②①③⑤
5.下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B.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
C.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6.科学家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之间的亲源关系,主要进行:( )
A.糖类和蛋白质分子作比较研究 B.脂肪和核酸作比较研究
C.蛋白质和核酸作比较研究 D.糖类和脂肪作比较研究
7.根据生态学原理,要是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降低到最低,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食物结构?( )
A.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B.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C.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
8.一个生态系统要保持稳定,生物部分中必不可少的是:( )
A.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异 B.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
C.环境选择的结果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9.北极熊的体色是白的,其原因是:( )
A.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异 B.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
C.环境选择的结果 D.变异的结果
10.某种野生甘蓝是我们现在食用的圆白菜和菜花的祖先,圆白菜和菜花的形成是由于( )
A.甘蓝变异的结果 B.环境变化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11.长期服用同一抗生素,到后期治疗效果大大降低甚至无效,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病原菌长期接触同种抗生素产生适应性突变而抗药
B.抗生素长期作用于病原体,诱发它发生抗药性突变而抗药
C.病原菌不断产生各种变异,抗生素起了选择作用
D.长期服用抗生素,人体会逐渐产生抗体
12.在一个有草→鼠→狐 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狐,鼠的数量会 ( )
A.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B.缓慢上升
C.迅速上升 D.保持相对稳定
13.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按照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解释应是:(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种间互助的结果
C.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种内斗争的结果
14.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 )
A.进化为另一新种 B.进化到高等形式
C.退化到低等种类 D.绝灭
15.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
A.猫头鹰和食草昆虫 B.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C.食草昆虫和青草 D.青草和猫头鹰
16.啄木鸟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属于:( )
A.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B.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C.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17.在我国北京周口店附近发现的北京猿人是大约生活在多少万年前的哪种人?( )
A.l 200 森林古猿 B.400 南方古猿
C.50-20 直立人 D.5-1 智人
18.下列哪项措施可以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增加生物种类的数量 D.限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9.下列各项中,与原始生命形成无关的是:( )
A.氨基酸、核苷酸 B.水蒸气、氢气、甲烷、氨等
C.氧、氮气等 D.紫外线、闪电等
20.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2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将导致土壤沙化等恶果,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致使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破坏了生态平衡 B.人口增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C.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D.生产者的光合效率降低
22.蚊、蝇等害虫对DDT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
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
C.遗传变异的结果 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23.下列有关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中错误的是 ( )
A.建立三北防护林
B.一些土壤中的微生物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一些植物的根能分解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
D.土壤沙漠化,生物种类减少
24.下列器官和人的上肢不属于同源器官的是:( )
A.麻雀的翼. B.鲨鱼的鳍 C.鲸的鳍 D.蝙蝠的翼
25.最早生在某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两个群体A和B被水屏障隔开,已经分离为两个独立的群体,如果群体A经历了长期的生活环境剧烈的变化,而群体B的环境无大的变化,则群体A的进化速度可能:( )
A.比群体B快 B.比群体B慢 C.与群体B相同 D.停止进化
26.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本国禁止使用含磷的洗涤剂,而他们的“宝洁”、“汉高”、“花王”等公司却在中国大量推销、制造含磷洗涤剂,这给我们环境带来的危害是:( )
A.土地沙化 B.河湖水质恶化 C.空气污染 D.垃圾增多
27.在南极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按能量传递规律,若虎鲸吃海豹来增加
A.l千克 B.10千克 C.125千克 D.1000千克
28.用网将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活得良好。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
A.网罩挡住了鸟类却挡不住虫子 B.网罩影响了草的光合作用
C.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D.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类的控制而猖獗
29.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一组的是:( )
A.硫化细菌、枯草杆菌 B.硝化细菌、硫化细菌
C.硝化细菌、枯草杆菌 D.蚯蚓、金龟子
30.动物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 ( )
A.动物是食物的唯一来源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能固定二氧化碳 D.动物能释放氧气
3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
A.相互制约的 B.多种多样的 C.不断进化的 D.谁也离不开谁
32.近年来,“赤潮”频繁发生,给养殖业和渔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以下哪项不是发生“赤潮”的原因:( )
A.大量污水排入大海 B.农田里的化肥流失
C.工业有机物、农药等最终流入大海 D.人量养殖海带
33.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 ( )
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
34.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35.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
A.环境的变化 B.生命的遗传规律
C.遗传和变异 D.同种生物个体的斗争
36.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语言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C.在人的进化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D.直立人开始出现语言
37.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努力做到“保护大然林”,推行“退耕还林还草”。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增加木材产量 B.发展畜牧业 C.改善生态环境 D.开展生态旅游
38.我国科技工作者防止棉铃虫的危害有新的好办法,这种办法是:( )
A.研制出新型杀虫药 B.研制出新的化肥,以增加棉花抵抗力
C.通过病毒感染,消灭棉铃虫 D.利用棉铃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39.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
A.原始海洋和高温干燥地区 B.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地区 D.河流和海洋
40.如图所示为植物进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中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乙的结构比甲复杂
C.丁和戊都是由丙进化来的 D.从丙开始生殖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二、非选择题l每空l分,共60分。除特殊注明外)
41.根据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一山容不下二虎”的俗语不仅说明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个体间存在________,同时也揭示了生态系统内部________基本规律。
(2)“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明了影响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
(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谚语中,隐含的食物链是________。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描述的现象中,对此过程做出巨大贡献的生物是________,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生物因素属于________。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本春”。树木的这种自然更替现象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从自然选择角度看是一种________现象。
42.下图为生态系统各中各成分的关系图解,图中C为分解者,B代表二氧化硫,请根据图回答:
(1)本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A固定________开始的。
(2)图中由B→A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3)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循环的。
(4)若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9.0×109千焦,从理论上推算,初级消费者所获得的总能量最多为________千焦。
(5)在没有外来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备种生物的数量和占的比例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
3.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他们首先把水加入B中,抽出空气,再向A内加入某些气体成分,然后把B内的水煮沸产生水蒸气,钨电极连续放电一周。气体冷却后,产物沉淀在C处U型管内。请分析回答:
(1) 米勒等人在A内加入的气体成分可能是________。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_______,B内的液体模拟________。
(2)从C处U型管内沉淀物中检验,发现有________生成。
(3)这个实验说明,在生命起源中________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4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调查,他们从中辨认出四条食物链:①绿色植物→鼠→蛇 ②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
③绿色植物→蚱蜢→小鸟→蛇 ④绿色植物→蚱蜢→蜘蛛→青蛙→蛇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上述食物链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4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_________关系建立起来的。
(3)调查发现,蚱蜢的体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 _________环境。
(4)有一时期,人们大量捕杀青蛙和蛇,导致害虫和老鼠大量繁殖,作物减产,请你提出既能消灭害虫和老鼠,又不污染环境,并能维持生态平衡地解决方案(2分)
45.据报道,近年来太湖流域某些河道水葫芦过度繁殖,泛滥成灾,后有腐烂,导致养殖的鱼类大量死亡。
(1)造成水葫芦过度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养殖的鱼类大量死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
(3)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除了在农田中施用适量肥料并防止流失或人工打捞水葫芦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水葫芦中含有许多有机物质,如何化害为利加以利用,也是人们思考的问题、请举出利用水葫芦的方法_________。
46.下图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出现颈和前肢长短不同个体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_________。
(2)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原因是_________。
(3)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作用。
(4)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变异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则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_________。
(5)现代的长颈鹿是通过长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逐代积累形成的。
47.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1)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2)向B、C、D瓶中加入等量的水藻;
(3)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的小鱼各两条;
(4)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果如下:
生态瓶编号
A
B
C
D
瓶中小鱼生存时间/天
3
11
25
2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
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的存活时间与____________有关。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D装置中,小鱼的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产。
48.下图是一草原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是____________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____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共有食物链____________条,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
(3)倘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毛皮而大量捕杀狐狸,则会使_______大量增加,导致______,最终导致_______。
49.下图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数目、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请分析
(1)A、B、C三条曲线各代表什么生物?(3分)
(2)请写出A、B、C之间的食物关系(2分)
(3)由于食虫鸟类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使其_______能力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