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70m处的速度是9m/s,10s末恰好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9m/s | B. | 9.6m/s | C. | 10m/s | D. | 5.1m/s |
17.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速率不断增大的时间间隔是( )
A. | 0-1s内 | B. | 1-2s内 | C. | 2-3s内 | D. | 3-4s内 |
15.关于电场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 | |
B. | 由E=$\frac{F}{q}$可知,某电场的强度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 | |
C. | 正,负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某一点场强方向与放入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 | |
D. | 电场中某一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点场强等于零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 |
B. | 在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表达式F=-kx中,F为振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 |
C. | 在波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 |
D.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同种条件下用紫光做实验比红光做实验得到的条纹更宽 | |
E. | 在单缝衍射现象中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狭缝宽度必须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太多 |
1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1)请按电路原理图将图乙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实验开始前应置于a端(选填“a”或“b”)
(2)正确连接电路后,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R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该温度下的电阻值,将它与此时的水温一起记入表中.改变水的温度,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该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在图丙的坐标纸中画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图.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曲线(图中已画出)可以看出二者有一定的差异.除了读数等偶然误差外,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①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大;②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更明显,相对误差更大.
(3)已知电阻的散热功率可表示为P散=k(t-t0),其中k是比例系数,t是电阻的温度,t0是周围环境温度.现将本实验所用的热敏电阻接到一个恒流电源中,使流过它的电流恒为40mA,t0=20℃,k=0.16W/℃.由理论曲线可知:
①该电阻的温度大约稳定在50℃;
②此时电阻的发热功率为4.8W.
(1)请按电路原理图将图乙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实验开始前应置于a端(选填“a”或“b”)
(2)正确连接电路后,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R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该温度下的电阻值,将它与此时的水温一起记入表中.改变水的温度,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该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在图丙的坐标纸中画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图.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曲线(图中已画出)可以看出二者有一定的差异.除了读数等偶然误差外,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①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大;②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更明显,相对误差更大.
温度/℃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阻值/kΩ | 7.8 | 5.3 | 3.4 | 2.2 | 1.5 | 1.1 | 0.9 | 0.7 |
①该电阻的温度大约稳定在50℃;
②此时电阻的发热功率为4.8W.
12.如图所示,有一个正方形的匀强磁场区域abcd,e是ad的中点,f是cd的中点,如果在a点沿对角线方向以速度v射入一带负电的带电粒子,恰好从e点射出,则( )
A. | 如果粒子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二倍,将从d点射出 | |
B. | 如果粒子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三倍,将从c点射出 | |
C. | 如果粒子的速度不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二倍,将从d点射出 | |
D. | 只改变粒子的速度使其分别从e、d、f点射出时,从f点射出所用时间最短 |
11.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sqrt{2}$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
0 146026 146034 146040 146044 146050 146052 146056 146062 146064 146070 146076 146080 146082 146086 146092 146094 146100 146104 146106 146110 146112 146116 146118 146120 146121 146122 146124 146125 146126 146128 146130 146134 146136 146140 146142 146146 146152 146154 146160 146164 146166 146170 146176 146182 146184 146190 146194 146196 146202 146206 146212 146220 176998
A. | 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小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 |
B. | 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 |
C. | 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 | |
D. | 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