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湖南卫视推出了大型户外竞技类节目《快乐向前冲》,是体力与耐力展现的一个体能竞赛活动.节目的场地设施如图所示,AB为水平直轨道,上面安装有电动悬挂器,可以载人运动,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半径为R、角速度为ω、铺有海绵垫的转盘,转盘的轴心离平台的水平距离为L,平台边缘与转盘平面的高度差为H.选手抓住悬挂器可以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从A点下方的平台边缘处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手必须作好判断,在合适的位置释放,才能顺利落在转盘上.设人的质量为m(不计身高),人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重力加速度为g.(1)假设选手落到转盘上瞬间相对转盘速度立即变为零,为保证他落在任何位置都不会被甩下转盘,转盘的角速度ω应限制在什么范围?
(2)若已知H=5m,L=8m,a=2m/s2,g=10m/s2,且选手从某处C点释放能恰好落到转盘的圆心上,则他是从平台出发后多长时间释放悬挂器的?
(3)若电动悬挂器开动后,针对不同选手的动力与该选手重力关系皆为F=0.6mg,悬挂器在轨道上运动时存在恒定的摩擦阻力,选手在运动到上面(2)中所述位置C点时,因恐惧没有释放悬挂器,但立即关闭了它的电动机,则按照(2)中数据计算悬挂器载着选手还能继续向右滑行多远的距离?
分析 (1)根据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转盘角速度的范围.
(2)抓住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等于L,结合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还能滑行的距离.
解答 解:(1)设人落在转盘边缘也不至被甩下,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向心力,则有:
μmg≥mω2R
即转盘转动角度应满足:
ω≤$\sqrt{\frac{μg}{R}}$
(2)没水平加速段位移为x1,时间t1;平抛时水平位移为x2,时间为t2,则加速时有:
${x}_{1}=\frac{1}{2}a{t}_{1}^{2}$
v=atl
平抛运动阶段:
x2=vt2
H=$\frac{1}{2}g{t}_{2}^{2}$
全程水平方向:
x1+x2=L
代入已知各量数值,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tl=2s
(3)由(2)知x1=4m,v=4 m/s,且F=0.6mg,设阻力为f,继续向右滑动距离为x3
由动能定理,加速段:(F-f)x1=$\frac{1}{2}m{v}^{2}$
减速段,由动能定理:-fx3=0-$\frac{1}{2}m{v}^{2}$
联立该二式解得:x3=2m
答:(1)转盘的角速度ω应满足ω≤$\sqrt{\frac{μg}{R}}$.
(2)他是从平台出发后经过2s释放悬挂器的.
(3)悬挂器载着选手还能继续向右滑行2m.
点评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及动力学公式的考查;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选手的运动过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以及动能定理灵活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如图所示,电梯带动乘客向上匀速运动,有关乘客所受的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平向右 | B. | 水平向左 | C. | 斜向右上 | D. | 摩擦力为零 |
1.如图画的是两个由同一起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 )
A. | 到t1时刻A停下 | B. | 到t2时刻B追上A | ||
C. | 0~t1时间内A的加速度小 | D. | 0~t2时间内A一直在B前方 |
18.如图所示,一个小球m用细绳系着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在转动的过程中( )
A. | 受到拉力、重力、向心力 | B. | 重力做功为0 | ||
C. | 处于平衡状态 | D. | 拉力做了正功 |
15.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最新消息称,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最近地球的“孪生星球”--Kepler452b行星,其围绕一颗恒星Kepler452b转动,周期为368天.该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1.6倍,与恒星之间的距离与日-地距离相近.某学生查阅资料得地球的直径大约为1.28×104km,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大约为1.5×108km,引力常亮为G,天体的运动近似为圆周运动,根据以上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求出该行星的质量 | |
B. | 可求出恒星Kepler452b的质量 | |
C. | 若在该行星发射卫星则可求出最小的发射速度 | |
D. | 若有一卫星绕该行星运转周期为T,则可求出行星的密度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 |
B. | 铀核(${\;}_{92}^{238}$U)衰变为铅核(${\;}_{82}^{206}$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 |
C. |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v,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初动能Ek | |
D. | 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 |
E. | 铀核(${\;}_{92}^{238}$U)衰变成α离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核的结合能 |
14.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高度有一物体B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相等,则( )
A. | 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大小等于B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 |
B. | 相遇时物体A已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 | |
C. | 相遇时物体B的速度是物体A抛出速度的一半 | |
D. | 物体A和物体B同时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