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完成下面问题.(1)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B
A. 交流电压的高低 B. 交流电的频率 C. 墨粉纸盘的大小 D. 纸带的长度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
A.时间间隔 B.加速度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3)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瞬时速度 | v1 | v2 | v3 | v4 | v5 |
数值(m/s) | 0.165 | 0.214 | 0.263 | 0.363 |
(5)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0.5m/s2(要求保留1位有效数字).若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偏离50Hz,设f>50Hz,则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偏小﹙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分析 能直接从纸带得到的是点间距和对应的时间间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第4点瞬时速度等于第3与第5点间的平均速度;用描点法作图即可,用一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地分布与直线的两侧;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加速度.
解答 解:(1)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故选:B.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加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需要通过测量点迹间的距离进行计算,故选:A.
(3)4点瞬时速度等于第3与第5点间的平均速度,故${v}_{4}=\frac{{x}_{35}}{2T}=\frac{(11.95-5.68)×1{0}^{-2}}{0.2}$m/s=0.314m/s.
(4)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
(4)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a=$\frac{△v}{△t}=\frac{0.363-0.165}{0.4}m/{s}^{2}=0.495m/{s}^{2}$=0.5m/s2.
f>50Hz,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大,可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偏小.
故答案为:(1)B,(2)A,(3)0.314,(4)如图所示,(5)0.5,偏小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间距为d,两板间电压为U,一质量为m且带正电的质点从两板间的M点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0,当它到达电场中N点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仍为v0,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忽略带电质点对金属板上电荷均匀分布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 )
A. | 质点的机械能守恒 | |
B. | 电势能的增量为-$\frac{1}{2}$mv${\;}_{0}^{2}$ | |
C. | M、N两点间的竖直高度差HMN=$\frac{{v}_{0}^{2}}{2g}$ | |
D. | 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frac{U{v}_{0}^{2}}{2dg}$ |
2.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安培表、伏特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在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 )
A. | 电压表V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 | |
B. | 电压表V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 | |
C. | 电压表V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 | |
D. | 电压表V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 |
3.一根电阻丝接100V的直流电压,1分钟产生的热量为Q;同样的电阻丝接正弦交流电压2分钟产生的热量也为Q;那么此交流电压的最大值是( )
A. | 100 $\sqrt{2}$V | B. | 50 $\sqrt{2}$V | C. | 50 V | D. | 100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