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如图所示,质量均为1kg的小球a、b在轻弹簧A、B及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A、B两个弹簧劲度系数均为5N/cm,B弹簧上端与天花板固定连接,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A弹簧竖直,g取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弹簧伸长量为3cm | B. | 外力F=10$\sqrt{3}$N | ||
C. | B弹簧的伸长量为4cm | D. | 突然撤去外力F瞬间,b球加速度为0 |
分析 先对b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弹簧A的拉力;再对a、b球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弹簧B的拉力;最后根据胡克定律求解形变量;对B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加速度.
解答 解:A、先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F1=mg;
F1=kxA解得:xA=$\frac{10}{5}$cm=2cm;故A错误;
B、再对a、b球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和弹簧的拉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F=(2mg)tan60°=2$\sqrt{3}mg$=20$\sqrt{3}$N;
故B错误;
弹簧的弹力F2=$\frac{2mg}{cos60°}$=4mg=40N;
根据胡克定律,有:
F2=k2x
x2=8cm;
故C错误;
D、球b受重力和拉力,撤去F的瞬间,重力和弹力都不变,故加速度仍然为零,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1、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
2、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航天员翟志刚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已知飞船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 )
A. | 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将做离心运动 | |
B. | 飞船的速度大小为v=R$\sqrt{\frac{g}{R+h}}$ | |
C. | 飞船的速度v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大小之比为$\frac{v}{{v}_{1}}$=$\sqrt{\frac{R}{R+h}}$ | |
D. | 飞船运行一周的时间为T=$\frac{2π(R+h)}{R}$$\sqrt{\frac{R+h}{g}}$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 | |
B. | 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 |
C. | 某原子的核经过一次α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小4个 | |
D. | 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 |
E. | 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
1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和B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A,则从开始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加速度相等 | |
B. |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速度相等 | |
C. | 两木块速度相等时,加速度aA<aB | |
D. | 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 |
12.用一水平拉力使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在0~t1时间内拉力逐渐减小 | B. | 在0~t1时间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 ||
C. | 在t1~t2时间内拉力的功率为零 | D. | 在t1~t2时间内合外力做功为$\frac{1}{2}$mv2 |
9.物体以初速度V0从A点出发,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前滑行,途中经过一小段粗糙程度恒定的轨道并滑离,关于该物体在通过轨道的粗糙部分的前后,下列判读中正确的是( )
A. | 初速度V0越大,物体动能的减少量越大 | |
B. | 初速度V0越大,物体动能的减少量越小 | |
C. | 初速度V0越大,物体速度的减少量越大 | |
D. | 初速度V0越大,物体速度的减少量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