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然后将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逐渐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A. | 电容逐渐增大 | B. | 极板间场强逐渐增大 | ||
C. | 极板间电压保持不变 | D. | 极板上电荷量变小 |
分析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后,电容器的电量不变.根据电容器的决定式可明确电容的变化;由公式C=$\frac{Q}{U}$分析电量的变化;根据U=Ed分析板间场强的变化.
解答 解:根据电容器的决定式C=$\frac{?s}{4πkd}$可知,正对面积增大时,电容增大;由于充电后断开电源,则电量不变;由C=$\frac{Q}{U}$可知,电压U减小;根据E=$\frac{U}{d}$可知,场强减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是电容器动态变化分析问题,关键抓住不变量.难点是板间场强变化的确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推论的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sin37°=0.6,cos37°=0.8)( )
A. | 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 |
B. | 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 |
C. | 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 | |
D. | 传送带对物块A、B均做负功,但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较多 |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电键闭合后,两小灯泡均能发光.在将滑动变阻器的触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灯泡L1、L2均变暗 | |
B. | 小灯泡L1变亮,小灯泡L2变暗 | |
C. | 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 | |
D. | 电流表A的读数变化量与电压表V的读数变化量之比不变 |
3.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 |
B. | 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 |
C. | 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 |
D. | “平均速度”、“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
20.如图所示为演示波的衍射的装置,S为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移动,两板中有一狭缝,此时测得图中O处水没有振动,为了使O处的水也能发生振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 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增大 | B. | 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减小 | ||
C. | 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 | D. | 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增大 |
17.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变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
A. | 此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
B. | 开始计时时刻此物体的速度为零 | |
C. | 此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增大 | |
D. | 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
18.大家看到的《牛顿管》实验:重的金属片和轻的羽毛在抽成真空的牛顿管内下落的实验说明( )
A. | 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 |
B. | 同一地点真空中物体下落快慢与重力大小无关 | |
C. | 同一地点,不论有无空气,物体下落快慢均与重力无关 | |
D. | 同一地点,无空气阻力时物体的下落快慢与其轻重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