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
S2-S1
T2
,g2=
S3-S2
T2
,…,g5=
S6-S5
T2
,取平均值g=9.667m/s2
方法B:由g1=
S4-S1
3T2
,g2=
S5-S2
3T2
,g3=
S6-S3
3T2
,取平均值g=9.673m/s2
(1)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S1、S6
S1、S6
;方法B中有
S1、S2、S3、S4、S5、S6
S1、S2、S3、S4、S5、S6
.因此,选择方法
B
B
(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偶然
偶然
(填写系统或偶然)误差.
(2)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S1、S2、S3、S4、S5、S6长度测量;
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S1、S2、S3、S4、S5、S6长度测量;
(试举出两条).
分析:把各个物理量代入平均值
.
g
,根据各自的表达式,充分理解逐差法的应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1)在方法A中,根据数学知识可知,
.
g
=
S2-S1
T2
+
S3-S2
T2
+
S4-S4
T2
+
S5-S4
T2
+
S6-S5
T2
5
=
S6-S1
5T2

方法B:
.
g
=
g1+g2+g3
3
=
s6+s5+s4-s3-s2-s1
9T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S1、S6; 方法B中有S1、S2、S3、S4、S5、S6.因此,选择方法 B 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
(2)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  S1、S2、S3、S4、S5、S6长度测量;
故答案为:S1、S6;S1、S2、S3、S4、S5、S6;B;偶然;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  S1、S2、S3、S4、S5、S6长度测量;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逐差法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应用,要明确逐差法的应用条件并能对其熟练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序号中
C
C
E
E
;遗漏内容分别是
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
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

②若他将遗漏内容补上后,如图(a)所示,是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③图(b)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A
A
(填A或B).

(2)①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若他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请指出图中的主要错误是(至少写两项):
应将电池改为交流电
应将电池改为交流电
没有平衡摩擦力
没有平衡摩擦力

②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
拉力F
拉力F
;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关系,应该保持
质量M
质量M
不变;
③他在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用A、B、C、D、E表示.根据图上数据,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
6.0×10-2
6.0×10-2
m/s.(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