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倾角θ37°的传送带,两皮带轮AB轴心之间的距离L3.2m,沿顺时针方向以v02m/s匀速运动。一质量m2kg的物块P从传送带顶端无初速度释放,物块P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物块P离开传送带后在C点沿切线方向无能量损失地进入半径为的光滑圆弧形轨道CDF,并沿轨道运动至最低点F,与位于圆弧轨道最低点的物块Q发生弹性正碰,物块PQ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sin 37°0.6cos37°0.8.求:

(1)物块P从传送带离开时的动量;

(2)传送带对物块P做功为多少;

(3)物块P与物块Q碰撞后均不能离开光滑圆弧形轨道,物块Q质量M的取值范围。

【答案】18kgm/s;(2-22.4J;(3

【解析】

1)物块在未到达与传送带共速之前,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1

解得

a110m/s2

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所需时间

沿斜面向下运动的位移

当物块P的速度与传送带共速后,由于mgsinθμmgcosθ,所以物块P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2

解得

a2=2m/s2

物块P以加速度a2运动的距离为

x2=L-x1=3m

设物块P运动到传送带底端的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得

v12-v02=2a2x2

解得

v1=4m/s

则动量

P=mv1=8kgm/s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右下;
2)物块从顶端到底端,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

W=-22.4J

3)设物块P运动到F点的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v2=6m/s

物块P与物块Q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并设物块P碰撞后的速度为v3,物块Q碰撞后的速度为v4,则两物块的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mv2=mv3+Mv4

碰撞前后动能之和不变

解得

PQ碰后速度同向,则 要使得两物块均不离开圆轨道,则

解得

PQ碰后速度反向,则m<M,物块P与物块Q碰撞后均不能离开光滑圆弧形轨道,则

解得

综上所述物块P与物块Q碰撞后均不能离开光滑圆弧形轨道,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

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

2)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 Hz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____

AOAADEG的长度 BOCBCCD的长度

CBDCFEG的长度 DACBDEG的长度

3)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0m/s2,甲组同学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1.0kg,得到纸带如下图,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J,利用该装置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