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平行挡板A1A2竖直放置,间距为LA1A2上各有位置正对的小孔PQ。两板间存在两个方向都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水平面PQMN分别是两个磁场区的理想边界面。挡板A1的左侧是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电场中的O点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射出,运动一段时间后从小孔P进入Ⅰ区,此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 60。粒子进入Ⅰ区运动之后,从PQ边界上的 C1点第一次离开Ⅰ区,C1点与挡板A1的距离为d,然后进入没有磁场的区域运动,从MN边界上的D1点(图中未画出)第一次进入Ⅱ区,D1点与挡板A1的距离为。不计重力,碰到挡板的粒子不予考虑。

(1)求匀强电场中OP两点间的电势差U和Ⅰ区的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

(2)已知,最后粒子恰好从小孔Q射出,求Ⅱ区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可能是哪些值?

【答案】(1)(2)

【解析】(1)粒子从O点运动到P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P点速度满足

v0=vcosθ

解得OP两点间的电势差

粒子在Ⅰ区内做圆周运动,有

粒子运动情况如图,可得2r1cosθ=d

解得Ⅰ区的磁感应强度

(2)粒子在Ⅱ区内做圆周运动,有

粒子运动情况如图,粒子完成一个完整的周期性运动,到达PQ边界的C2点时,与挡板A1的距离为

x=4d-r2

先不考虑粒子碰到挡板的情况下,恰好从小孔Q射出,有两种情况。

①第一种情况是粒子斜向下射出小孔Q,对应的条件是

Nx+d=L (n=1,2,3,……)

L=13d代入并整理可得

考虑到r2>0,则n>3

再考虑粒子不能碰到挡板,则需满足条件

可解得

综合以上条件,可知n只能取45两个值,即r2=dr2=d

解得Ⅱ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两个可能值是

②第二种情况是粒子斜向上射出小孔Q,对应的条件是

nx=L (n=1,2,3,……)

可得

考虑到r2>0,则n>3

粒子不能碰到挡板A2,需满足条件

解得r2<d

综合以上条件可知只能取n =4,即r2=d

解得Ⅱ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另一个可能值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国标(GB/T)规定自来水在15℃时电阻率应大于13 Ω·m。某同学利用图甲电路测量15℃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

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可忽略); 电压表V1(量程为3 V,内阻很大);

电压表V2(量程为3 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1(阻值4 kΩ);

定值电阻R2(阻值2 k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 999 Ω);

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

实验步骤如下:

A.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

B.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

C.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

D.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

E.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重复实验步骤CD,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

F.断开S,整理好器材。

1)测玻璃管内径d时游标卡尺示数如图乙,则d=_______ mm

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值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 (用R1R2R表示)。

3)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R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关系图象。则自来水的电阻率ρ=_______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本实验中若电压表V1内阻不是很大,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_____(填偏大”“不变偏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