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重物通过轻绳拖动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小车质量用M表示,重物质量用m表示,加速度用a表示.
(1)实验时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这样做是为了消除
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
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
的影响,使小车所受合外力F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
(2)实验中由于绳对小车的拉力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
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该实验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2)当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的大小关系得出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解答:解:(1)为了消除小车所受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在该实验中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
(2)重物与小车一起加速运动,因此重物对小车的拉力小于重物的重力,当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的大小关系得出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因此第④组数据比较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小于.
点评:只要真正掌握了实验原理就能顺利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而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都与实验原理有关,故要加强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了右图甲所示的装置,将小车放在轨道上,小车的一端连接一条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另一端用细绳与钩码连接,细绳跨过定滑轮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分别为图乙中的直线Ⅰ和直线II,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
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BC
BC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2)关于实验的操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B.轨道应保持水平
C.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所以钩码的质量越大实验效果越好
D.需要知道小车的质量
该同学实验时打出了5条纸带,并且计算出了小车的加速度,将小车的加速度和受的拉力列在下表中
a/ms-2 0.41 0.59 0.80 1.02 1.20
F/N 0.2 0.3 0.4 0.5 0.6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答题卡坐标纸上取适当的刻度,画出a-F图象.
(4)由图象可以得到实验的结论是
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