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想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其原理如图1所示,电路中串联了一只2Ω的保护电阻R0.该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电压表和电流表显示的五组数据(见表格).
U(V) 1.40 1.30 1.20 1.10 1.00
 I(A) 0.04 0.07 0.12 0.17 0.20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图2中画出U-I图线,并求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1.50
1.50
V,内阻r=
2.5
2.5
Ω.
分析:由表格中数据采用描点法,得出各点的坐标,由直线将各点连接,由图象的纵坐标的截距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由图象的横坐标的交点可求得路端电压为0.9V时的电流,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电源的内阻.
解答:解: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
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电动势E=1.50V,
电源内阻r=
△U
△I
=
1.5-0.9
0.24
=2.5Ω;
故答案为:1.50;2.5.
点评:要掌握描点法作图的方法、掌握根据电源的U-I图象求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由图1可知其长度为
50.15
50.15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由图1可知其直径为
4.700
4.700
mm;
(3)用多用电表测定该圆柱体电阻的阻值,多用电表电阻挡有3种倍率,分别是×100Ω、×10Ω、×1Ω.该同学选择×1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时,发现指针转过角度太小.为了准确地进行测量,请你从以下给出的操作步骤中,选择必要的步骤,并排出合理顺序:
BEDC
BEDC
.(填步骤前的字母)
A.旋转选择开关至欧姆挡“×lΩ”
B.旋转选择开关至欧姆挡“×100Ω”
C.旋转选择开关至“OFF”,并拔出两表笔
D.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Rx,的两端,读出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E.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挡的零刻度,断开两表笔
②按正确步骤测量时,指针指在图2示位置,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2200
2200
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图3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5)若该同学用伏安法跟用多用电表测量得到的R测量值几乎相等,由此可估算此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约为ρ=
0.76
0.76
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09?海淀区二模)(1)几名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登上一山峰后,他们想测出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和高度,于是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细线拴好石块P系在树枝上做成一个简易单摆,如图1所示.用随身携带的钢卷尺测出悬点到石块中心的长度L,然后将石块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石块,使石块开始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电子手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由此可计算出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g=
4π2n2L
t2
4π2n2L
t2

②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海平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由此计算出他们在山峰上所处位置的高度h=
Rt
2πn
g0
L
-R
Rt
2πn
g0
L
-R
.(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

(2)实验室有一个螺线管电阻值约为60Ω,其绕制螺线管的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ρ.某同学采用如下方法测量螺线管两接线柱之间金属丝的长度,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金属丝的直径d=
0.260×10-3
0.260×10-3
m.
②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螺线管的电阻,提供的实验器材实物如图3所示:
A.直流电流表(量程0~50mA,内阻约10Ω);
B.直流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
C.直流电源(电动势4V,内阻可不计);
D.滑动变阻器(总阻值10Ω,最大电流1A);
E.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
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电阻,要求测量多组数据,在所给的实物图中画出连接导线.
③若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金属丝直径为d,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ρ,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的符号表示金属丝的长度的计算式为l=
πd2U
4ρI
πd2U
4ρ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