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如图所示,图中MN是由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带电粒子+q飞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图中虚线运动,a、b是该曲线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 | 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 |
B. | 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 |
C. | 粒子在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 | |
D. |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
分析 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确定其所受电场力方向,从而确定电场线MN的方向以及负点电荷的位置,然后根据负点电荷周围电场分布情况,进一步解答.
解答 解:AB、由于该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且做曲线运动物体外力指向轨迹内侧,故该带正电的粒子所受电场力向左,因此电场线由N指向M,所以场源电荷在左侧,根据负电荷周围电场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A正确,B错误;
CD、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运动的方向与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是锐角,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C错误,D错误.
故选:A.
点评 依据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确定其所受电场力方向是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可进一步根据电场线、电场力做功等情况确定电势、电势能的高低变化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斜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时间为t,该恒力做功W1,平均功率P1;若该物体开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同样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时间为t,该恒力做功W2,平均功率P2.则可能是( )
A. | W1>W2、P1>P2 | B. | W1<W2、P1<P2 | C. | W1=W2、P1<P2 | D. | W1=W2、P1=P2 |
8.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 |
B. | 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 |
C. | 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是零 | |
D. | 质点做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是位移 |
5.小船匀速逆流而上,经过桥下时箱子落水了,船继续前进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并立即调头以相同的静水船速顺流而下,经过1h在下游距桥7.2km处追上.若认为认为箱子落水即与河水有共同速度,则河水流动速度为( )
A. | 7.2km/h | B. | 3.6km/h | ||
C. | 1m/s |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12.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间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的装置,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频率为50Hz).
(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将木板固定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使小车缓慢匀速下滑..
(2)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分别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该保持一致,我们把第1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3)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如图(2)所示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部分纸带;
(4)试根据第(2)、(3)步骤中的信息,填写表;
(5)试在图(3)、(4)中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
(6)实验结论是:橡皮筋对小车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将木板固定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使小车缓慢匀速下滑..
(2)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分别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该保持一致,我们把第1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3)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如图(2)所示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部分纸带;
(4)试根据第(2)、(3)步骤中的信息,填写表;
次数 | 1 | 2 | 3 | 4 |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 W | |||
小车速度v(m/s) | ||||
v2(m2/s2) |
(6)实验结论是:橡皮筋对小车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9.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则物体A的运动情况是:( )
A. | 匀速上升 | B. | 加速上升 | C. | 先加速后减速 | D. | 减速上升 |
10.宇航员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某物体由距月球表面高h处自由释放,经时间t后落到月球表面.据上述信息推断,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设月球半径为R)( )
A. | $\frac{{\sqrt{2Rh}}}{t}$ | B. | $\frac{{\sqrt{Rh}}}{t}$ | C. | $\frac{{2\sqrt{Rh}}}{t}$ | D. | $\frac{{\sqrt{Rh}}}{2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