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1?浙江一模)Ⅰ.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
(1)同学甲与同学乙各设计了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
同学甲设计的表格:
次数 入射角θ1 sinθ1 折射角θ2 sinθ2 n n平均值
1
2
3
同学乙设计的表格:
次数 1 2 3 θ平均值 正弦值 n
入射角θ1
折射角θ2
(2)如图1所示,P1、P2、P3、P4为所插4枚大头针的位置.某同学插针的步骤如下,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步骤③:
①在入射光线AO上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使其距离稍大些;
②在B侧边观察边插P3,直到P1、P2的像被P3挡住,定下P3的位置;
③继续插P4
直到P3及P1、P2的像被P4挡住,定下P4的位置
直到P3及P1、P2的像被P4挡住,定下P4的位置

④过P3、P4作直线O'B,即为出射光线.
(3)某同学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线.由图可得玻璃的折射率为
1.2
1.2


Ⅱ.“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a、b、c、d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丝.
现有几根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8 0.8
B 镍铬合金 0.5 0.5
C 镍铬合金 0.3 0.5
D 镍铬合金 0.3 1.0
E 康铜丝 0.3 0.5
F 康铜丝 0.8 0.8
(1)电路图3中四种金属丝a、b、c分别为上表中编号为C、B、D的金属丝,则d应选上表中的
E
E
(用表中编号A、B、C、D、E、F表示).
(2)为测量某一种电阻丝单位长度上的电阻R0,某同学利用一段带有滑动片P且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和下列器材做实验:
A.电流表A:500mA、4Ω;
B.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Ω,阻值最小变量为0.1Ω;
C.定值电阻R:阻值为1.2Ω;
D.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r=0.4Ω;
E.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电路(虚线框中电路未画出),滑动片P与电阻丝接触良好,且AP长记为L,其他导线电阻不计.改变电阻丝连入电路的长度L,分别测出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值如下表:
1 2 3 4 5
L/m 0.5000 0.4000 0.3000 0.2000 0.1000
I/A 0.83 0.96 1.11 1.39 1.78
1
I
/A-1
1.20 1.04 0.90 0.72 0.56
根据测得的数据,该同学作出了电阻丝的
1
I
-L
图象,如图3所示.
①请将实验电路图5中虚线框中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无论P滑至何处,电流表均安全,并且能尽可能准确地测出上表中的电流值.
②由
1
I
-L
图象得出该电阻丝单位长度上的电阻R0=
9.6
9.6
Ω/m.此时电阻箱R’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1
1
Ω.
分析:Ⅰ、(1)在各次实验中,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关系,求θ的平均值没有意义.而n是同一介质的折射率,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
(2)为确定折射光线,在B侧边观察边插P3,直到P1、P2的像被P3挡住,定下P3的位置后,续插P4,直到P3及P1、P2的像被P4挡住,定下P4的位置,即可折射光线的位置.
(3)根据折射率公式n=
sinθ1
sinθ2
,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折射率,由几何知识求解n.
Ⅱ、(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三个: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所以要研究电阻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保证其他两个因素都相同,单独研究电阻与该因素的关系,通过分别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2)①由表格看出,电流表的量程太小,需要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可电流表A和定值电阻并联而成,由表格读出最大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R′.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变形,得到
1
I
-L的关系式,再根据数学知识由图象的斜率和截距求出R0
解答:解:Ⅰ、(1)由甲乙两同学设计的表格看出,甲同学采用多次测量,求折射率n的平均值,由于测量的是同一介质的折射率,可减小测量误差,是合理的,而乙同学求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平均值,由于在各次实验中,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关系,求θ的平均值没有意义,不合理的.
(2)为确定折射光线,在B侧边观察边插P3,直到P1、P2的像被P3挡住,定下P3的位置后,续插P4,直到P3及P1、P2的像被P4挡住,定下P4的位置,即可折射光线的位置.
(3)根据折射率公式n=
sinθ1
sinθ2
,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折射率,由几何知识得,n=
0.5
0.41
=1.2
Ⅱ、(1)①本题,在实验中要利用控制变量法.①要研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必须选取材料、长度都相同的两根导线,C、D材料相同且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B、C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长度不同,所以B、C可以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C、E的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材料不同,所以C、E可以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故d应选上表中的E;
(2)设虚线框中电路的电阻为r0,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得
    I=
E
R+LR0+r0+r

变形得,
1
I
=
R0
R
L
+
R+r0+r
E

由数学知识得知,
1
I
-L的斜率k=
R0
R
,由图象得到,斜率k=1.6,则R0=9.6Ω.
由图象可知,电流中最大电流为2.5A,故应将电流表A改装成量程为2.5A的电流表,则有
    R′=
IgRA
I-Ig
=
0.5×4
2.5-0.5
Ω=1Ω

故答案为:
Ⅰ、(1)甲
(2)直到P3及P1、P2的像被P4挡住,定下P4的位置
(3)1.2
Ⅱ、(1)E
(2)①如图所示;②9.6;1,
点评: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掌握控制变量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