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fm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t1~t3时间内
A. t1时刻物块的速度为零
B. t2时刻物块的加速度最大
C. t3时刻物块的动能最大
D. t1~t3时间内F对物块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答案】ABC
【解析】试题分析:A、t1时刻前,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静止不动,位移为0,所以t1速度为零,故A正确; B、物块做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随着拉力F的增大而增大.t2时刻,拉力F最大,则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故B正确.C、t3之后合力向后,物体由于惯性减速前进,故t3时刻A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C正确,D、t1~t3时间内速度方向没有改变,力F方向也没变,所以F对物块A一直做正功,故D错误.故选AB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当静止的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若将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
C.小车未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
(2)通过正确实验操作后最有可能得到下列4条纸带中的哪一条
(3)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则绘出的图线(图中、将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1)应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但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图线如图所示,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