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R、L和D分别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理想线圈和灯泡.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交流电的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 | |
B. | 在t=0.005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sqrt{2}$V | |
C. | 有光照射R时,D变亮 | |
D. | 抽出L中的铁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
分析 由变压器原理可得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输入、输出功率之比.和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类似,可以根据R的变化,确定出总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总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情况,在根据电压不变,来分析其他的原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的情况
解答 解:A、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T=0.02s,所以频率为f=50 Hz,而每个周期内交流电的方向改变两次,故交流电的方向每秒改变100次;故A错误;
B、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220V,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大小不变,则其示数为:U2=$\frac{1}{10}×220$=22V,故B错误;
C、有光照射R时,R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则灯泡变亮;故C正确;
D、抽出L中的铁芯,理想线圈自感系数减小,理想线圈对电流的阻碍减小,所以电流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内,第一次插入时速度较大,第二次插入时速度较小,两次插入深度相同.这两次插入磁铁过程中,情况相同的是( )
A. | 线圈内的磁通量变化 | B. | 线圈内感应电流的大小 | ||
C. | 线圈内感应电流的方向 | D. | 线圈内的磁通量的变化率 |
10.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于1932年发明的回旋加速器,应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特点,能使粒子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经过电场的多次加速获得较大的能量,使人类在获得较高能量带电粒子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如图为一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示意图,其中盒缝间的加速电场场强大小恒定,且被限制在AC板间,虚线中间不需加电场,如图所示,带电粒子从P0处以速度v0沿电场线方向射入加速电场,经加速后再进入D形盒中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对这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被加速一次 | |
B. | 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overline{{P_1}{P_2}}$等于$\overline{{P_2}{P_3}}$ | |
C. | 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与D形盒的尺寸有关 | |
D. | 加速电场方向需要做周期性的变化 |
14.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均为m,现A球向B球运动,并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不等于( )
A. | $\sqrt{\frac{E_P}{m}}$ | B. | $\sqrt{\frac{{2{E_P}}}{m}}$ | C. | $2\sqrt{\frac{E_P}{m}}$ | D. | $2\sqrt{\frac{{2{E_P}}}{m}}$ |
15.如图所示,MN和PQ是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L,导轨弯曲部分光滑,平直部分粗糙,二者平滑连接.右端接一个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平直部分导轨左边区域有宽度为d、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从高度为h处静止释放,到达磁场右边界处恰好停止.已知金属棒与平直部分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金属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则金属棒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 )
A. | 流过金属棒的最大电流为$\frac{Bd\sqrt{2gh}}{2R}$ | B. | 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为$\frac{BdL}{2R}$ | ||
C. | 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为mgh | D. | 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frac{mgh-μmgd}{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