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1) 2m/s
2
(2) 9.5m
试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第5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4.5s时刻的瞬时速度,同理第7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6.5s时刻的瞬时速度; 因为
,所以
,其中t=1s,所以
所以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
根据
,
,
所以s=9.5m
练习册系列答案
小学单元综合练习与检测系列答案
实验探究报告练习册系列答案
单元学习体验与评价系列答案
黄冈小状元小学升学考试冲刺复习卷系列答案
毕业总复习冲刺卷系列答案
学习指导系列答案
随堂同步练习系列答案
数学奥赛天天练系列答案
数学口算每天一练系列答案
小学毕业生总复习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分)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200m处有一安全车正以
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
的加速度追赶;求:
(1)赛车出发多长时间追上安全车?( 5分)
(2)当赛车刚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11分)
如右图所示,小球以某一初速度v
0
沿固定光滑斜面从底端向上运动,已知斜面倾角为
=30°,小球经过时间t返回到原出点,那么,小球到达最大高度一半处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
0
=2.0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离开B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素µ=0.40,取g=10m/s
2
,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
A
和a
B
的大小和方向;
(2)A相对地面的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的运动已发生的位移x;
(3)木板B的长度l。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
,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3m/s、
=6m/s,则
(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
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
2
,试求AC的距离
有一个长L=4m、倾角为θ=37
0
的斜面,底端有一垂直斜面的挡板。有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从顶端A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碰到挡板时的速度v=4m/s。若小物块从顶端A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某点B(图中未标出)时,对其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10N,使小物块恰好不撞到挡板上。(g=10m/s
2
,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2)B点到挡板的距离。
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 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a
1
,在BC段加速度为a
2
,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v
B
=
,则
A.a
1
>a
2
B.a
1
=a
2
C.a
1
<a
2
D.不能确定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 )
时刻(s)
1.0
2.0
3.0
4.0
5.0
6.0
速度(m/s)
3.0
6.0
9.0
12
15
18
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
B.汽车前6 s内的位移为36 m
C.汽车第8 s的速度为24 m/s
D.汽车运动第7 s内的位移为16 m
一质点沿直线Ox做匀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t+2t
2
m,则该质点在t = 0到t = 2s间的平均速度v
=
m/s,质点在t = 3s末的瞬时速度v
3
=
m/s。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