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如图所示,小钢球从竖直砖墙前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并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的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2中的信息,计算:

①小球经过3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
②该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③小球释放处与1位置间的竖直高度差为______.
(2)高三年级某同学做“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
①首先,他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并求出其平均值作为金属丝的直径d.其中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这次测量对应位置金属导线的直径为______mm;
②然后他测量了金属丝的电阻.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
a.金属丝(长度x为1.0m,电阻约5Ω~6Ω)
b.直流电源(4.5V,内阻不计)
c.电流表(200mA,内阻约1.0Ω)
d.电压表(3V,内阻约3kΩ)
e.滑动变阻器(50Ω,1.5A)
f.定值电阻R1(100.0Ω,1.0A)
g.定值电阻R2(10.0Ω,1.0A)
h.开关,导线若干
该同学实验时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且在实验中两块电表的读数都能接近满偏值,定值电阻应该选______(选填“R1”或“R2”);
③该同学根据测量时电流表的读数I、电压表的读数U描绘的U-I图象如图4所示,根据图象可以求得金属丝的电阻为 Rx=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设法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而逐渐改变上述总长度为x的金属丝实际接入电路的长度x,当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时,下列图象中正确反映了流过定值电阻中的电流I随x大致变化规律的是______.


A、B、
C、D、

【答案】分析:(1)根据△x=aT2,判断小球运动的性质,并求出加速度.根据一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先求出1的速度,再求出小球释放处与1位置间的竖直高度差;
(2)①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②根据两电表满偏电压和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来选择.
③U-I图线的斜率等于待测电阻+待测电阻.在直线上取相距较远的两点,读出坐标求出斜率,求解.
④根据欧姆定律I==,I与x是非线性关系,x增大,I减小.
解答:解:(1)①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等于2、4间的平均速度,则有v=
②由△x=aT2,得:加速度a=
③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
所以小球释放处与1位置间的竖直高度差为h=
(2)①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2.7mm=0.127mm,所以最终读数为:0mm+0.127mm=0.127mm;
     ②根据欧姆定律得
      定值电阻R==-5=10Ω,故定值电阻应该选R2
    ③在直线选取离原点较远的一点,读出坐标U=2.75V,I=180mA=0.18A,
      待测电阻R=R=5.2Ω
    ④根据欧姆定律I==,I与x是非线性关系,x增大,I减小,由数学知识得知斜率大小减小.故C
故本题答案是:(1)①;②;③
(2)①0.127mm;②R2;③5.2Ω;④C
点评:(1)本题相当于打点计时器问题,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大推论求出加速度和速度,并判断小球运动性质.
(2)本题考查理解物理图象的能力.伏安法是测量电阻的基本原理,图象法是处理数据的常用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几名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登上一山峰后,他们想粗略测出山顶处的重力加速度.于是他们用细线拴好石块P系在树枝上做成一个简易单摆,如图所示.然后用随身携带的钢卷尺、电子手表进行了测量.同学们首先测出摆长L,然后将石块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石块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手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①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山顶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②若振动周期测量正确,但由于难以确定石块重心,测量摆长时从而将悬点一直量到石块下端,所以用这次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山顶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精英家教网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约为30Ω.现通过以下实验测量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
 
mm;
②实验中能提供的器材有开关、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Ω);
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5Ω);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1Ω);
滑动变阻器R1(0~10Ω);
滑动变阻器R2(0~1kΩ);
电源E (电动势为4.5V,内阻不计).
为了便于调节电路并能较准确的测出电阻丝的阻值,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③如图2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刻度尺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P,触头的另一端为接线柱c,当用手按下触头P时,触头P才与电阻丝接触,触头的位置可在刻度尺上读出.实验中改变触头P与电阻丝接触的位置,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I保持不变,分别测量出多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L与对应的电压U.请在图3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能改变电阻丝的测量长度和进行多次测量)
④利用测量数据画出U-L图线,如图4所示,其中(L0,U0)是U-L图线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根据U-L图线,用电阻丝的直径d、电流I和坐标(L0,U0)可计算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ρ=
 
.(用所给字母表示)

(1)(6分)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简谐波的图像,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点A、D的振幅相等

B.在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C.在该时刻质点A、C的加速度为零

D.在该时刻质点D的速度方向为-y方向

E.图中所有质点都做简谐运动且振动周期相同

(2)(5分)几名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登上一山峰后,他们想粗略测出山顶处的重力加速度。于是他们用细线拴好石块P系在树枝上以O点为悬点做成一个简易单摆,如图所示。然后用随身携带的钢卷尺、电子手表进行了测量。同学们首先测出摆长L,然后将石块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石块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系石块的树枝始终静止),用电子手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①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山顶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        

②若振动周期测量正确,但由于难以确定石块重心,只是测出悬点O到石块上方的节点A的距离,并就把OA距离当做摆长,这样计算出来的山顶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9分)两束平行的、同频率的红色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已知其中一条光线始终不改变传播方向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另一条光线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① 玻璃材料对该红光的折射率;

② 光从A点到达P点的时间。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