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分)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简谐波的图像,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点A、D的振幅相等

B.在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C.在该时刻质点A、C的加速度为零

D.在该时刻质点D的速度方向为-y方向

E.图中所有质点都做简谐运动且振动周期相同

(2)(5分)几名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登上一山峰后,他们想粗略测出山顶处的重力加速度。于是他们用细线拴好石块P系在树枝上以O点为悬点做成一个简易单摆,如图所示。然后用随身携带的钢卷尺、电子手表进行了测量。同学们首先测出摆长L,然后将石块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石块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系石块的树枝始终静止),用电子手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①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山顶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        

②若振动周期测量正确,但由于难以确定石块重心,只是测出悬点O到石块上方的节点A的距离,并就把OA距离当做摆长,这样计算出来的山顶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9分)两束平行的、同频率的红色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已知其中一条光线始终不改变传播方向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另一条光线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① 玻璃材料对该红光的折射率;

② 光从A点到达P点的时间。

 

【答案】

(1)ADE   (6分)(2)   (3分)偏小   (2分)(3)  ①    ②

【解析】

试题分析:(1)波传播时,各质点振动的周期、振幅与振源的相同,所不同的是振动有先后;质点在平衡位置处,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在位移最大处,加速度最大,速度为零;根据“同侧法”,则容易判断质点B、E的速度方向相反,质点D的速度方向为-y方向,故ADE正确。

(2)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很容易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出山顶处的重力加速度值,由于摆长的测量值偏小,计算出来的山顶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小。

(3)①作出光路如图所示,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可知O点为圆心        (1分)

另一条光线沿直线进入玻璃,在半圆面上的入射点为B,入射角设为,折射角设为

则题中条件,得          (1分)

,由几何关系知,则折射角       (2分)

由折射定律得玻璃的折射率为          (1分)

②光从A到B的时间为           (1分)

       (1分)

光从B到P的时间为          (1分)

解得光从A到P的时间       (1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机械波、单摆运动及几何光学等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弹簧弹力跟伸长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所用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的恒定的拉力.
精英家教网
(Ⅰ)实验的步骤如下:
①把细绳和弹簧的小环结好,让细绳跨过定滑轮,并结好细绳套.
②从刻度尺上读出弹簧左侧结点到小环结点的距离(即原长).
③在细绳套上挂上1个已知质量的钩码,待
 
到稳定时,从刻度尺上读出弹簧的长度,再计算此时的伸长量,和钩码的质量一并填入列表.
④换上2个、3个、4个、5个钩码挂上细绳套;重复③的步骤,得到五组数据.
⑤以弹力(钩码质量换算过来)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一条平滑的直线,归纳出实验的结论.
(Ⅱ)如图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弹得到结论: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为
 
关系.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2)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实物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中未完成的3条连接线连接好.
②根据所连的图说明在开关S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应放
 
端.
③如果把干电池换成内阻约几千欧姆的水果电池,按上面连接的电路进行实验测量,则电压表的
 
引起的误差将大大增加,这时必须把电压表改为并联在
 
上才能减小误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