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下左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3.205mm.另一位同学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下下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5.015cm.(2)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打4号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1.20m/s.
②0-6点间的加速度大小为a=1.98m/s2.
分析 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4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3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0.5mm=0.205mm,所以最终读数为:3.205mm,需要估读在范围3.204-3.206mm都正确;
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5cm,游标读数为:0.05×3mm=0.15mm=0.015cm,所以最终读数为5.015cm.
(2)x1=5.00cm=5.00×10-2m,x2=7.10cm=7.10×10-2m,x3=9.10cm=9.10×10-2m,
x4=11.00cm=11.00×10-2m,x5=12.90cm=12.90×10-2m,x6=15.10cm=15.10×10-2m,
因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所以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4=$\frac{{x}_{35}}{2T}$=$\frac{11.00+12.90}{2×0.1}×1{0}^{-2}$m/s=1.20m/s
设0到1之间的距离叫x1,设1到2之间的距离叫x2,设2到3之间的距离叫x3,设3到4之间的距离叫x4,设4到5之间的距离叫x5,设5到6之间的距离叫x6,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
a=$\frac{1}{3}$ (a1+a2+a3)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frac{{x}_{6}+{x}_{5}+{x}_{4}-{x}_{3}-{x}_{2}-{x}_{1}}{9{T}^{2}}$=$\frac{15.10+12.90+11.00-9.10-7.10-5.00}{9×0.{1}^{2}}$×10-2m/s2=1.98m/s2;
故答案为:(1)(3.205±0.001),5.015;(2 )1.20m/s、1.98m/s2.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A. | AB段的长度为$\frac{{v}_{0}^{2}}{{μ}_{2}g}$ | |
B. | 若汽车刚好不撞上障碍物,则在A点的速度应为$\frac{{v}_{0}}{2}$ | |
C. | 若汽车刚好不撞上障碍物,则开始刹车的位置距A点的距离为$\frac{{3v}_{0}^{2}}{2{μ}_{1}g}$ | |
D. | 若汽车刚好不撞上障碍物,则刹车滑行的总时间为$\frac{({μ}_{1}+{μ}_{2}){v}_{0}}{2{μ}_{1}{μ}_{2}g}$ |
A. | 点电荷是电荷量和体积都很小的带电体 | |
B. | 根据F=k$\frac{{q}_{1}{q}_{2}}{{r}^{2}}$,当两电荷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 | |
C. | 若点电荷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则q1对q2的静电力大于q2对q1的静电力 | |
D. | 摩擦起电实质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
A. | 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是来自核外电子的电离 | |
B. | 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 |
C. | 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 | |
D. |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
A. | $\frac{1}{3}$ | B. | $\frac{1}{4}$ | C. | $\frac{1}{5}$ | D. | $\frac{1}{24}$ |
A. | $\frac{2}{3}$I | B. | $\frac{1}{2}$I | C. | $\frac{3}{2}$I | D. | 2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