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由金属丝制成的电阻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亲自动手通过实验描绘这样一个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阻器Rx(2.5V,1.2W) B.电流表A(0~0.6A,内阻为1Ω)
C.电压表V(0~3V,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0~10Ω,额定电流1A)
E.电源(E=3V,内阻r=1Ω) F.定值电阻R0(阻值5Ω)
G.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
(1)实验时,该同学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并且电阻器两端电压从零开始变化,请在图1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按照正确的电路图,该同学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请补充完整):
I/A | 0.15 | 0.20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 0.48 |
U/V | 0.25 | 0.40 | 0.60 | 0.90 | 1.25 | 1.85 | 2.50 | 3.00 |
UR/V | 0.10 | 0.20 | 0.60 | 0.90 | 2.05 | 2.52 |
(3)该同学将本实验中的电阻器Rx以及给定的定值电阻R0二者串联起来,接在本实验提供的电源两端,则电阻器的实际功率是0.32W.(结果保留2位小数)
分析 1、为测量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该同学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据此作出实验电路图.
2、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求解待测电阻器两端电压,运用描点法作出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
3、在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上作出电源路端电压与电路电流关系图象,找出该图象与电阻器伏安特性曲线交点所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值,由P=UI求出电阻器的实际功率.
解答 解:(1)要使电阻器两端电压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该同学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电路如图实甲所示.
(2)电压表的示数减去电流表的分压即为电阻器两端的电压:UR=U-Ir,数据如下表.
UR/V | 0.10 | 0.20 | 0.35 | 0.60 | 0.90 | 1.45 | 2.05 | 2.52 |
(3)由UR+I(r+R0)=E作出UI图象如图乙中直线所示,
由此图象与电阻器UI图线的交点可得此时电阻器的电压UR=0.9 V,电流I=0.35 A,
电阻器的实际功率为P=UI≈0.32 W.
故答案为:(1)如图甲;(2)如图乙;(3)0.3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电路的设计,设计实验电路是实验常考问题,设计实验电路的关键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还是采用限流接法,掌握图象法求解电阻器的实际功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如图所示,图中a、b、c、d四条圆轨道的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上,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中,下列判断图中卫星可能的轨道正确的说法是( )
A. | 只要轨道的圆心均在地球自转轴上都可能的轨道,图中轨道a、b、c、d都是可能的轨道 | |
B. | 只有轨道的圆心在地球的球心上,这些轨道才是可能的轨道,图中轨道a、b、c均可能 | |
C. | 只有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的卫星轨道才是可能的轨道,图中只有a轨道是可能的 | |
D. | 只有轨道圆心在球心,且不与赤道平面重合的轨道,即图中轨道b、c才是可能的 |
20.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 |
B. | 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最大的运行速度 | |
C. | 它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 |
D. | 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 |
14.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核子平均质量=$\frac{原子核质量}{核子数}$)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其中原子核A、B、C对应的原子序数、核子数、核子平均质量分别为ZA、ZB、ZC,nA、nB、nC,和mA、mB、mC.若原子核A分裂成原子核B和原子核C,核反应方程为:A→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释放核能△E=(mA-mB-mC)C2 | |
B. | 一定吸收核能△E=(ZAmA-ZBmB-ZCmC)C2 | |
C. | 一定释放核能△E=(nAmA-nBmB-nCmC)C2 | |
D. | 不能确定是吸收核能,还是释放核能 |
1.一质点位于x=-2m处,t=0时刻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在t=4s时,质点在x=3m处 | |
B. | 在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 |
C. | 前2s内和前4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 |
D. | 前2s内和前4s内,外力对质点做的功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