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P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另一质量为m(M>m)的物体Q以速度v0正对P滑行,则它们相碰后:(设桌面足够大)( )A. | Q物体一定被弹回,因为M>m | |
B. | Q物体可能继续向前 | |
C. | Q物体的速度不可能为零 | |
D. | 若相碰后两物体分离,则过一段时间不可能再碰 |
分析 两物体滑块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两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碰撞前后的动量一定守恒,但是动能不一定是守恒的,根据两物体速度的可能的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如果是完全非弹性,二个物体粘在一起,应该共同向前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碰撞可能是非弹性碰撞,如果物体发生非弹性碰撞,碰撞后Q速度可能为零,P向右运动,故C错误;
D、若碰后两物体分离,若M和M都向右运动,一定是物体P的速度大于Q的速度;或者物体P向右运动,物体Q向左运动.由于水平面是光滑的,不论哪一种情况,两个物体都不会再次碰撞.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一个物体与另一个静止的物体发生碰撞,入碰物体的质量小于被碰物体的质量是入碰物体被弹回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要注意该条件的差别.该题属于易错的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一个物体t=0时刻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x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坐标的关系为v=$\sqrt{6x}$(m/s),则( )
A. | 2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6m | |
B. | 2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12m | |
C. | 物体通过区间150m≤x≤600m,所用的时间为20 s | |
D. | 物体通过区间150m≤x≤600m,所用的时间为12 s |
4.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
A. | 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大 | |
B. | 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 | |
C. | 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大小,两个过程一样大 | |
D. | 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 |
14.物体A、B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质量分别为mA和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和μB,现用水平力F分别拉物体A、B,它们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 mA>mB | B. | mA<mB | C. | μA>μB | D. | μA<μB |
1.如图所示,粗糙木板PQ,其Q端放有质量为m的滑块.当木板以p端为轴,缓慢地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滑块受支持力N,摩擦力f的情况是( )
A. | N一直减小 | B. | f一直减小 | C. | f一直增大 | D. | f减小先后增大 |
18.放射性元素氡(${\;}_{86}^{222}$Rn)经α衰变变成钋(${\;}_{84}^{218}$Po),半衰期约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_{86}^{222}$Rn的矿石,其原因是( )
A. | 目前地壳中的${\;}_{86}^{222}$Rn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 |
B. | 在地球形成初期,地壳中的元素${\;}_{86}^{222}$Rn的含量足够多 | |
C. | 当衰变产物${\;}_{84}^{218}$Po积累到一定量以后,${\;}_{84}^{218}$Po的增加会减慢${\;}_{86}^{222}$Rn的衰变进程 | |
D. | ${\;}_{86}^{222}$Rn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使它的半衰期变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