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许多人在通过下面有流水的独木桥时,往往感到头晕,这主要是因为( )A. | 以独木桥为参照物了 |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了 | ||
C. | 以河水为参照物了 | D. | 以自己为参照物了 |
分析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解:人走在独木桥上往往感到头晕,这主要是因为人选择的参照物是流动的河水,这样感觉自己是运动的,因而有头晕的感觉.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相对论是人们认知并描述高速世界的理论工具,提出相对论的科学家是( )
A. | 爱因斯坦 | B. | 牛顿 | C. | 卡文迪许 | D. | 开普勒 |
5.为了测试某一电流表A的内阻r1,给定的器材有:
要求测量时两块电表的指针的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
①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
②电路接通后,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流表的内阻r1=($\frac{U}{{I{r_2}}}$-1)R1.
器 材 | 规格 |
待测电流表A | 量程300μA,内阻r1约为100Ω |
电压表V | 量程3V,内阻r2=1kΩ |
定值电阻R1 | 阻值为10Ω |
滑动变阻器R2 | 阻值0~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
电源E | 电动势4V,内阻不能忽略 |
电键一只,导线若干 |
①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
②电路接通后,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流表的内阻r1=($\frac{U}{{I{r_2}}}$-1)R1.
12.如图所示,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曾设想在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若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而成为人造卫星了,这个足够大的速度至少为(不计空气阻力)( )
A. | 7.9 m/s | B. | 7.9 km/s | C. | 11.2km/s | D. | 16.7km/s |
2.用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一端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弹簧压缩了x(小球与弹簧不拴接),如图所示,将细线烧断后( )
A. | 小球立即做平抛运动 | B. | 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g | ||
C. | 小球脱离弹簧后做匀变速运动 | D. | 小球落地时动能等于mgh |
6.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可能在加速下降 | |
B. |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 |
C. |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地球对它的引力消失了 | |
D. | 物体失重的条件下,对支持它的支承面压力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