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倾角θ=37°的轨道末端有一段很短的光滑小圆弧,可使钢球从离地H的高度处水平飞出.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静止释放,测出相应的钢球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s:

(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
4Hh
4Hh
(用H、h表示),该同学根据理论值在图(2)中做出了s2-h关系图象.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2)的坐标纸上做出实验所得的s2-h关系图.
h(10-1m) 2.00 3.00 4.00 5.00. 6.00
s2(10-1m2 2.60 3.90 5.20 6.50 7.80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图象,自同一高度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实际速率
小于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理论值.
(4)该同学通过分析确定是因为轨道的粗糙造成了实验得到的图象与理论图象有较大的差异,请根据两个图象算出倾斜轨道与钢球间的动摩擦因素μ=
0.26
0.26
分析:(1)利用物体下落时机械能守恒求出抛出的速度,然后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即可解出正确结果.
(2)利用描点法可以正确得出图象.
(3)将实际图线和理论图线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结果.
解答:解:(1)物体在光滑轨道上下落时,机械能守恒有:mgh=
1
2
mv2
   ①
平抛后有:
水平方向:s=v0t            ②
竖直方向:h=
1
2
gt2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s2=4Hh.
故答案为:4Hh. 
(2)由图知,斜率k=2,由k=4H,得H=0.5m
利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下所示: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图线中发现: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也就是h为某一具体数值时,理论的s2数值大于实验的s2数值,根据平抛运动规律知道同一高度运动时间一定,所以实验中水平抛出的速率小于理论值.
故答案为:小于.
(4)钢球下滑过程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Wf=
1
2
mv2=
1
2
m(s
g
2H
)2

Wf=mgμcosθ×
h
sinθ

从图中选择合适的点代入解得:μ=0.26.
故答案为:0.26.
点评:本题从新的角度考查了对机械能守恒实定律的理解,有一定的创新性,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由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现提供如下器材:
A.小车  B.钩码 C.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  D.细绳 E.电火花打点计器  F.纸带 G.毫米刻度尺  H.游标卡尺
I.低压交流电源  J.220V交流电源.
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H I
H I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还需要的器材是
天平
天平

(2)为尽可能消除摩擦力对本实验的影响,使验证结果尽可能准确,则小车质量M和钩码质量m的关系应该满足
M<<m
M<<m

(3)小明和小军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小明认为只要采用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将摩擦力平衡掉就可以了,无须满足(2)问中
小车质量M和钩码质量m的关系,而小军却否认小明的看法,你认为小明的看法
不正确,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因为平衡摩擦力后,摩擦力还做负功,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因为平衡摩擦力后,摩擦力还做负功,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4)两位同学统~观点后完成实验,得到一条纸带,去掉前面比较密集的点,r选择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标号
为0-6),测出相关距离如图(2)所示,要验证在第2点与第5点时系统的机械能相等,则应满足关系式
mg(d5-d2)=
1
2
(M+m)(
d6-d4
2T
2-
1
2
(M+m)(
d3-d1
2T
2
mg(d5-d2)=
1
2
(M+m)(
d6-d4
2T
2-
1
2
(M+m)(
d3-d1
2T
2
(设小车
质量M钩码质量m,打点周期为T.)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