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物体放在动摩擦因素为μ的水平地面上,受到一水平拉力作用开始运动,所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和拉力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动摩擦因素μ为(  )(g=10m/s2
A.μ=0.1B.μ=0.2C.μ=0.3D.μ=0.4

分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图线和P-t图线,结合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和功率求出摩擦力的大小,结合速度时间图线得出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P=Fv联立求出物体的质量,根据摩擦力和物体的质量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解答 解:由图线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4m/s,此时拉力等于摩擦力,则有f=F=$\frac{P}{v}=\frac{12}{4}N=3N$,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frac{4}{2}=2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f=ma,又P=F1v,联立解得P=(2m+3)•2t,由P-t图线知,$2(2m+3)=\frac{20}{2}=10$,解得:m=1kg,
则动摩擦因数$μ=\frac{f}{mg}=\frac{3}{10}$=0.3,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速度时间图线以及功率公式的基本运用,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根据P-t图线的斜率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质量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某同学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如图甲所示,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摆球直径d=16.50mm.

(2)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一个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最小刻度为1mm)测得摆线长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较小夹角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frac{t}{n}$,并记录数据;
E.改变摆线长,重复B、C、D的操作并记录数据.
该同学采用两种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第一种方法:根据每一组T和l,利用g=$\frac{4{π}^{2}l}{{T}^{2}}$求出多组g值,然后计算g值的平均值,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第二种方法:根据每一组T和l,在图乙中描点,然后连线;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实验中测量摆线长l和单摆周期T的偶然误差都比较小.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第一种方法求出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摆长没有加摆球半径.
(4)该同学根据第二种方法在图乙描出了点,请你在图乙中描绘出T2-l图线.该同学从图乙中求出图线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与斜率k的关系式为g=$\frac{4{π}^{2}}{k}$.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该方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