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他们所用的器材有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导轨、打点计时器和几个已知质量的钩码,另有学生电源和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

(1)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打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数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实验小组A、B分别以各自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小车所受的合力F为横轴,作出图象如图丙中图线1、2所示,则图线1、2中对应小车(含车内的钩码)的质量较大的是图线________(选填“1”或“2”)。

【答案】(1)0.195 (2)1

【解析】

(1)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运用逐差法求出小车的加速度.(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aF的关系式即可分析质量较大的图线

(1)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变形得:a-F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则斜率越小质量越大,故1图线的质量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的规律(动量守恒定律):先安装好如图1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之后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1)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2)当所测物理量满足 ________________ 时(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_________________时(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说明两球碰撞发生弹性碰撞.

(3)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装置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造.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1仍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1和2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P′、N′.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