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a)所示,真空室中电极 K 发出的电子(初速为零,不计重力)。经 U0=1000V 的加速电场后,由小孔S沿两水平金属板A、B 两板间的中心线射入,A、B 板长 L=0.20m,相距 d=0.020m,加在 A、B 两板间的电压 U 随时间 t 变化 U-t 图线如图(b)。设 A、B 两板间的电场可以看做是均匀的,且两板外无电场。在每个电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极短时间内,电场可视作恒定的。两板右侧放一记录圆筒,筒的左侧边缘与极板右端距离 b=0.15m,筒绕其竖直轴匀速转动,周期T=0.20s,筒的周长s=0.20m,筒能接收到通过 A、B 板的全部电子。
(1)电子在垂直 A、B 板方向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于恰能穿过 A、B 板的电子,在它通过时加在两板间的电压 UC 应为多大?
(2)以 t=0 时(见图 b,此时U=0)电子打到圆筒记录纸上的点作为 xOy 坐标系的原点,并取 y 轴竖直向上,试计算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的 x 坐标和 y 坐标。
(3)在给出的坐标纸上定量地画出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点形成的图线。
【答案】(1)20V;(2)(2cm,2.5cm)和(2cm,12cm);(3)如图所示。
【解析】
(1)对于恰能穿过 A、B 板的电子,设v0为电子沿A、B板的中心线射入电场时的初速度,由动能定理得:
0…①
电子在中心线方向的运动为匀速运动,设电子穿过A、B板的时间为t0,则有:
…②
电子在垂直A.B板方向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于恰能穿过A、B板的电子,在它通过时加在两板间的电压Uc应满足: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
UC=20V;④
(2)此电子从A、B板射出时沿y方向的分速度为:
…⑤
此后,此电子作匀速直线运动,它打在记录纸上的点最高,设纵坐标为y,由图(1)可得:…⑥
由以上各式解得:
y=0.025m=2.5cm…⑦
从题给的Ut图线可知,加于两板电压U的周期T0=0.10秒,U的最大值Um=100伏,
因为UC<Um,在一个周期T0内,只有开始的一段时间间隔△t内有电子通过A、B板:
…⑧
因为电子打在记录纸上的最高点不止一个,根据题中关于坐标原点与起始记录时刻的规定,第一个最高点的x坐标为:
…⑨
第二个最高点的x坐标为:
…⑩
第三个最高点的x坐标为:
…
由于记录筒的周长为20cm,所以第三个最高点已与第一个最高点重合,
即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只有两个,它们的x坐标分别为(2cm,2.5cm)和(2cm,12cm);
(3)电子打到记录纸上所形成的图线,如图所示。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他们平衡了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力,还用天平测出小车的总质量,同时用所挂钩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牵引力F。
(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纸带上___________。
(2)他们还在实验时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C.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
D.使细线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
(3)如表记录了小车质量一定时,牵引力大小F与对应的加速度a的几组数据,请在图丙的坐标中描点作出a—F图线________________。
钩码个数 | 1 | 2 | 3 | 4 | 5 |
F/N | 0.49 | 0.98 | 1.47 | 1.96 | 2.45 |
a/m·s-2 | 0.92 | 1.68 | 2.32 | 2.88 | 3.32 |
(4)实验中画出的a—F图线与理论计算的图线(图中已画出)有明显偏差,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