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8?福建模拟)几位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来测定重力加速度g.他们按正确的步骤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他们提出如下三种处理纸带
(打点时间间隔均为T)数据求重力加速度g的方案.

方案一:在纸带上,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的0、1、2、…6点所示,测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6.则重力加速度g=
s4+s5+s6-s1-s2-s3
9T2
s4+s5+s6-s1-s2-s3
9T2

方案二:按方案一所编列的计数点.如图丙所示测出1、2、…6各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h1、h2、…h6,并求出打下1、2、…5各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υ1、υ2、…υ5,以υ2为纵坐标,h为横坐标,作出υ2一h图线,求得该图线的斜率为k1.则重力加速度g=
1
2
k1
1
2
k1

方案三:由方案二所测得的h1、h2、…h6,分别计算h1、h2、…h6与对应的运动时间t(从0计数点算起的时间)的比值
h1
t1
h2
t2
、…
h6
t6
,并以
h
t
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作出
h
t
-t图线,求得该图线斜率为后k2.则重力加速度g=
2k2
2k2

就方案二、三运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何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能减少偶然误差
能减少偶然误差
分析:(1)该方案中有6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也可以使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2)根据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写出
v2
2
与h的函数关系式,作出υ2-h图线,求得该图线的斜率为k1即可明确斜率的含义;
(3)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h=
1
2
gt2
,得h与t的关系,以
h
t
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作出的
h
t
-t图线,求得该图线的斜率为k2即可明确斜率的含义;
(4)运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最常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是线性函数,该种方法可以发现误差比较大的个别的数据,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使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解答:解:(1)该方案中有6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可以使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a=
(s4-s1)+(s5-s2)+(s6-s3)
9T2
=
s4+s5+s6-s1-s2-s3
9T2

(2)物体下落时初速度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mgh=
1
2
mv2,即
v2
2
=gh,故若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大小等于:
k1=
v2
h
=2g
.所以:g=
1
2
k1

(3)物体下落时初速度为零,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h=
1
2
gt2
,得
h
t
=
1
2
gt

若以
h
t
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作出
h
t
-t图线,图线的斜率:
k2=
h
t
t
=
1
2
gt
t
=
1
2
g

所以:g=2k2
(4)运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最常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是线性函数,该种方法可以发现误差比较大的个别的数据,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使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得到提高.故答案应为:能减少偶然误差.
故答案为:
方案一:
s4+s5+s6-s1-s2-s3
9T2

方案二:
1
2
k1

方案三:2k2
能减少偶然误差(其它说法合理的同样给分).
点评:(1)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
(2)这个实验对于我们可能是一个新的实验,但该实验的原理都是我们学过的物理规律.
做任何实验问题还是要从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入手去解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