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3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则该质点
A.该质点第2s内位移的大小是10m |
B.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
C.该质点的初速度为3m/s |
D.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m |
B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3t+t2可知:v0="3m/s" ;a=2m/s2. 该质点第2s内位移的大小是;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
,选项BC正确。
考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的上空有一架飞机在进行投弹训练,飞机沿水平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飞机飞经观察点B点正上方A点时投放一颗炸弹,经时间T炸弹落在观察点B正前方L1处的C点,与此同时飞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最终落在距观察点B正前方L2处的D点,且L2=3L1,空气阻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飞机第一次投弹的速度为L1/T |
B.飞机第二次投弹时的速度为2L1/T |
C.飞机水平飞行的加速度为L1/T2 |
D.两次投弹时间间隔T内飞机飞行距离为4L1/3 |
一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
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B点停下,经历总时间为t,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最大速度![]() | B.最大速度![]() |
C.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均等于v | D.![]() ![]() ![]() |
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至回到出发点的时间为t。现在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后以原速率弹回(撞击所需时间不计,g="10" m/s2),则此时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到出发点)约为 ( )
A.0.5 t | B.0.4 t | C.0.3t | D.0.2t |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a:tb:tc:td=1:![]() ![]() |
B.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a:vb:vc:vd=1:![]() ![]() |
C.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
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
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工作时逆时针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轻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只要![]() |
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 ![]() |
C.无论![]() ![]() |
D.要使货物尽快到达B端,传送带的速度至少![]() |
如图所示传送带以v1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以v2的速度滑上传送带,物体速度方向与传送带运行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已知传送带长度为L,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A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大于v1 |
B.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与v1无关 |
C.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等于v1 |
D.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小于v1 |
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
B.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 |
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
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