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使用如图 (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出一条纸带如图 (乙)所示.图 (乙)中O是打出的第一个点迹,A、B、C、D、E、F…是依次打出的点迹,量出OE间的距离为l,DF间的距离为s,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是T.(1)上述物理量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gl=\frac{{s}^{2}}{8{T}^{2}}$,即验证了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2)如果发现图 (乙)中OA距离大约是4mm,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上述的各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可能是$gl<\frac{{s}^{2}}{8{T}^{2}}$.
分析 (1)通过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E点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通过下落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若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相等,则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OA间的距离大于2mm,根据OA间实际的距离分析误差的原因.
解答 解:(1)E点的速度为${v}_{E}=\frac{s}{2T}$,则O到E,动能的增加量为$△{E}_{k}=\frac{1}{2}m{v}_{E}^{2}$=$\frac{1}{2}m(\frac{s}{2T})^{2}=\frac{1}{8}m\frac{{s}^{2}}{{T}^{2}}$,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gl,若$mgl=\frac{1}{8}m\frac{{s}^{2}}{{T}^{2}}$即$gl=\frac{{s}^{2}}{8{T}^{2}}$,机械能守恒.
(2)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则OA间的距离大约2mm,发现OA距离大约4mm,知初速度不为零,可能是先释放纸带后启动打点计时器.求解动能的变化量时,未减去初速度,则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小于动能的增加量,即$gl<\frac{{s}^{2}}{8{T}^{2}}$.
故答案为:(1)$gl=\frac{{s}^{2}}{8{T}^{2}}$,(2)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gl<\frac{{s}^{2}}{8{T}^{2}}$.
点评 解答实验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了解具体操作,同时加强应用物理规律处理实验问题的能力,以及知道误差形成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如图所示,在固定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30°,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弹簧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 杆由静止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恰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 )
A. | 圆环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
B. | 当弹簧垂直于光滑杆时圆环的动能最大 | |
C. |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 |
D. | 弹簧转过60°角时,圆环的动能小于$\frac{mgh}{2}$ |
5.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和B之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一颗水平飞来的子弹沿着AB连线击中A,并留在其中,若A和B及子弹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及m,子弹击中A之前的速度为v0,则( )
A. | A物体的最大速度为$\frac{m{v}_{0}}{{m}_{A}+m}$ | |
B. | B物体的最大速度为$\frac{m{v}_{0}}{{m}_{B}+m}$ | |
C. | 两物体速度相同时其速度为$\frac{m{v}_{0}}{{m}_{A}+{m}_{B}+m}$ | |
D. |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B物体的最大速度 |
14.△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棱镜底面MN射入棱镜,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 | a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 | |
B. | a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窄 | |
C. | 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
D. | 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
1.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简谐波的图象,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A、D的振幅相等,图中所有质点都做简谐运动且振动周期相同 | |
B. | 在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 |
C. | 在该时刻质点A、C的加速度为零 | |
D. | 在该时刻质点D的速度方向为+y方向 |
19.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R=ρ$\frac{l}{S}$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l、电阻率ρ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 | |
B. | 由R=$\frac{U}{l}$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 |
C. | 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 |
D. |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