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有A、B、C三个用绝缘柱支撑的相同导体球,A带正电,电荷量为q,B和C不带电.讨论用什么办法能使:(1)B、C都带等量的正电;
(2)B、C都带负电;
(3)B、C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4)B带$\frac{3}{8}$q正电.
分析 接触带电的原则是先中和再平分,根据接触带电的原则使B、C带等量的同种电荷,以及使B带$\frac{3}{8}$q正电.通过感应起电,并用手接触小球,使得B、C都带负电;
通过感应起电,将BC接触,使B、C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解答 解:(1)将A与B接触再分开,此时B带$\frac{q}{2}$的正电,再将B与C接触分开,各带$\frac{q}{4}$的正电.
(2)A分别靠近B、C球,手分别接触两球,通过感应起电,大地中的负电荷进入两个小球,则两球都带负电.
(3)BC两球接触,A球靠近B球但不接触,C球在A球远端但C与B接触,通过感应起电,这样B球端带负电,C球带正电.两者合起来是等势体,
(4)将A与B接触再分开,此时A、B均带$\frac{q}{2}$的正电,再将B与C接触分开,各带$\frac{q}{4}$的正电.再将A、B接触分开,则B带$\frac{3}{8}$q正电.
答:(1)将A与B接触再分开,此时B带$\frac{q}{2}$的正电,再将B与C接触分开,各带$\frac{q}{4}$的正电.
(2)A分别靠近B、C球,手分别接触两球,通过感应起电,大地中的负电荷进入两个小球,则两球都带负电.
(3)BC两球接触,A球靠近B球但不接触,C球在A球远端但C与B接触,通过感应起电,这样B球端带负电,C球带正电.两者合起来是等势体,
(4)将A与B接触再分开,此时A、B均带$\frac{q}{2}$的正电,再将B与C接触分开,各带$\frac{q}{4}$的正电.再将A、B接触分开,则B带$\frac{3}{8}$q正电.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起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起电,知道三种带电方式的实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 |
B. |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 |
C. |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可能为零 | |
D. |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断变小,速度也一定不断变小 |
16.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BCD与光滑水平抛道BA在B处相切,小球弹射器P弹射的小钢球恰能从半圆轨道的最高点D处沿切线进入轨道内,并沿半圆轨道做圆周运动.弹射器射管轴线与水平面成θ角,射管管口到B点的距离为x,管口到水平面的高度不计,取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x有最小值,且最小值xmm=2R | |
B. | θ有最大值,且最大值的正切值tanθmax=2 | |
C. | 若增大x,要保证小球仍从D处切入圆轨道.则小球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减小 | |
D. | 若减小θ,要保证小球仍从D处切入圆轨道,则小球弹出时的速度增大 |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力传感器和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轨道上A、B两点各固定一个光电门传感器,用于测量小车的速度v1和v2,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置砝码来改变小车质量,用不同的重物G来改变拉力的大小,摩擦力不计.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点C,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除了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和力传感器测量拉力的数据以外,还应该记录的物理量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L;
③改变小车的质量或重物的质量,重复②的操作.
(2)表格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E为动能变化量,F是拉力传感器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中的△E3=0.600,W3=0.610(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点C,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除了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和力传感器测量拉力的数据以外,还应该记录的物理量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L;
③改变小车的质量或重物的质量,重复②的操作.
(2)表格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E为动能变化量,F是拉力传感器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中的△E3=0.600,W3=0.610(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 | M/kg | |v22-v12|/m2s-2 | △E/J | F/N | W/J |
1 | 0.500 | 0.760 | 0.190 | 0.400 | 0.200 |
2 | 0.500 | 1.65 | 0.413 | 0.840 | 0.420 |
3 | 0.500 | 2.40 | △E3 | 1.22 | W3 |
4 | 1.00 | 2.40 | 1.20 | 2.42 | 1.21 |
5 | 1.00 | 2.84 | 1.42 | 2.86 | 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