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精英家教网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质量m1和m2,且m1>m2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使槽的末端的切线水平,将另一木条竖直固定在右侧.
步骤3:先不在斜槽的末端B点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顶端自A处静止释放,记下小球在竖直面上的落点位置E.
步骤4: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B点,让小球m1从顶端A处静止释放,使它们碰撞,记下小球m1和m2在竖直面上的落点位置.
步骤5:找出小球在斜槽末端时小球球心对应的木板上的等高点C.
步骤6:用刻度尺量出各落点到C点的距离,图中D、E和F是记下的三个落点,且到C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m1和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
 
点.
(2)用测得物理量表示动量守恒定律碰撞中不变量的等式为
 

(3)用本题所给的实验装置,除了上述速度大小的方法外,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1)小球m1和小球m2相撞后,小球m2的速度增大,小球m1的速度减小,都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不难判断出;
(2)设斜面BC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α,由平抛运动规律求出碰撞前后小球m1和小球m2的速度,表示出动量的表达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小球m1和小球m2相撞后,小球m2的速度增大,小球m1的速度减小,都做平抛运动,所以碰撞后速度最小的m1球到达木条的时间最长,下落的高度最大,落点是最下的F点,m2球的落地点是D点;
(2)碰撞前,小于m1落在图中的E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0.小球m1和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在图中的F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1,m2的落点是图中的D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2. 设木条与抛出点之间的距离为x,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x=vt,h=
1
2
gt2

整理得:h=
1
2
gt2=
gx2
2v2

即:v=
1
h
?
gx2
2
,可得小球的速度与下落的高度h的平方根成反比.
小球碰撞的过程中若动量守恒,则:m1v0=m1v1+m2v2
即:m1
1
LE
=m1
1
LF
+m2
1
LD

(3)可以将木条倾斜放在地面与抛出点之间,如图:精英家教网
或直接让小球落在地面上,如图:精英家教网
故答案为:(1)F;(2)m1
1
LE
=m1
1
LF
+m2
1
LD
;(3)可以将木条倾斜放在地面与抛出点之间,或直接让小球落在地面上.
点评:学会运用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求解碰撞前后的速度,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则碰撞前后机械能没有损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1?广东三模)(一)
(1)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D

A.“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的交流电
C.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纸带上的一系列点迹取计数点,可求出任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D.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用天平测出下落物体的质量
(2)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1装置:
①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C
C

A.m1>m2  r1>r2         B.m1>m2 r1<r2
C.m1>m2  r1=r2         D.m1<m2  r1=r2
②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实验时,所得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表达式为(用装置图甲中的字母表示)
m1OP=m1OM+m2ON
m1OP=m1OM+m2ON

(二)
①某同学要测量一长为L的电阻丝的阻值,他先使用多用电表×1挡测量,多用电表的指针如图2所示,则此时从多用电表上读得R=
6
6
Ω.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电阻丝直径时,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则该导线的直径d=
0.903(0.902-0.906)
0.903(0.902-0.906)
mm.

②为了使电阻丝的阻值测量更为精确,该同学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以下电路元件: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几千欧)   B.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等于1Ω)
C.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D.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E.电键和导线
请你根据所给各电路元件设计适合的电路图.
③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指针如图4所示,则此时电压表的读数U=
2.20
2.20
V
根据以上实验电路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分别为I、U,则可以得到该电阻丝的电阻率的表达式ρ=
Ud2π
4IL
Ud2π
4IL
(结果用U、I、d、L等数据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