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一个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紧接着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也为t,则在2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 | 0.5at | B. | 0.75at | C. | 3at | D. | 1.25at |
分析 先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求出总位移,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物体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一个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的位移为:${x}_{1}^{\;}=\frac{1}{2}a{t}_{\;}^{2}$,此时速度为:v=at
紧接着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t,所以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_{2}^{\;}=vt=a{t}_{\;}^{2}$
所以平均速度为:$\overline{v}=\frac{{x}_{1}^{\;}+{x}_{2}^{\;}}{2t}=0.75at$,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运用,比较简单,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个基本物理量:末速度、初速度、时间、位移和加速度,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即可求出剩余的两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和B,相距为r,带电量分别为q和2q,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有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C,大小跟A、B相同,当C跟A、B小球各接触一次后拿开,再将A、B间距离变为2r,那么A、B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可为( )
A. | $\frac{3F}{64}$ | B. | 0 | C. | $\frac{3F}{32}$ | D. | $\frac{3F}{16}$ |
9.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速度 | |
B. | 它是近地圆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 | |
C. | 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轨道的最大发射速度 | |
D. | 它是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 |
13.如图所示,两面积较大、正对着的平行极板A、B水平放置,极板上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其中A板用绝缘线悬挂,B板固定且接地,P点为两板的中间位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若在两板间加上某种绝缘介质,A、B两板所带电荷量会增大 | |
B. | A、B两板电荷分别在P点产生电场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
C. | 若将A板竖直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将增大 | |
D. | 若将A板竖直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原P点位置的电势将减小 |
3.如图所示,一竖直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连接一带正电小球P,小球所处的空间存在着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小球平衡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现给小球一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小球最高能运动到M点.在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运动至最高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电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 |
B. | 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量 | |
C. | 小球机械能的改变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 | |
D. | 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 |
10.物理学中引入“平均速度”、“合力与分力”等概念,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控制变量法 | B. | 观察、实验法 | C. | 等效替代法 |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
7.如图,在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电荷量为q的负检验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为F.方向水平向左.则A点的电场强度( )
A. | E=$\frac{F}{q}$,方向水平向左 | B. | E=$\frac{F}{q}$,方向水平向右 | ||
C. | E=$\frac{F}{Q}$,方向水平向左 | D. | E=$\frac{F}{Q}$,方向水平向右 |
11.如图所示,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某人站在离地高为H阳台上,以V0的速度把质量为m的小球斜向上抛出,不计空气的阻力,则小球下落高度h,到达空中的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的动能是mgH-mgh | B. | 小球的动能是$\frac{1}{2}$mV02+mgh | ||
C. | 小球的重力势能是$\frac{1}{2}$mV02+mg(H一h) | D. | 小球的机械能是$\frac{1}{2}$mV02+m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