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 |
B. | 物体之间,没接触也可能有弹力的作用 | |
C. | 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由轻绳的形变产生的,其方向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 | |
D. |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
分析 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是常见的弹力,重力与压力是两回事.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反.
解答 解:A、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挤压,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挤压,故不一定有弹力作用,故A错误;
B、不接触一定没有弹力,故B错误.
C、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反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由轻绳的形变产生的,其方向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故C正确.
D、力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不能说压力是重力,性质不一样.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关键要掌握弹力的大小,产生条件、方向特点,与重力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5N、9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
A. | 4N | B. | 13N | C. | 15N | D. | 10N |
9.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现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A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由图线可知( )
A. | A的质量mA=2 kg | B. | A的质量mA=6 kg | ||
C. | 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 D. | 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 |
3.10个同样长度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m=0.4kg、长度L=0.5m,它们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在左方第一个木块上放一质量M=1kg的小铅块(视为质点),它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1=0.2,如图,现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0=5m/s,使其在木块上滑行,g取10m/s2,则铅块开始带动木块运动时铅块的速度为( )
A. | $\sqrt{11}$m/s | B. | $\sqrt{10}$m/s | C. | 3.0m/s | D. | $\sqrt{7}$m/s |
10.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体ABC的两个底角∠A=37°,∠B=53°,两个物块通过一绕过定滑轮的轻绳相 连放于两斜面上,给m2一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结果m2刚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将m1、m2互换位置,并同时释放两物块,则m1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
A. | 大小为0.1g方向沿斜面向上 | B. | 大小为0.1g方向沿斜面向下 | ||
C. | 大小为0.2g方向沿斜面向上 | D. | 大小为0.2g方向沿斜面向下 |
7.功率的定义式为P=$\frac{W}{t}$,由此可见( )
A. | 物体做功的功率越大,则物体做的功一定越快 | |
B. | 做的功越少,功率就越小 | |
C. | 做功的时间越长,功率就越小 | |
D. | 物体做功的功率越大,则物体做的功一定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