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钩码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300g.实验中用钩码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绳对小车拉力的大小.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安装实验装置;

②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

③计算小车的动能增量和对应细绳拉力做的功,判断两者是否相等.

(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

B.为消除阻力的影响,应使木板右端适当倾斜

C.在质量为10g、50g、80g的三种钩码中,挑选质量为80g的钩码挂在挂钩P上最为合理

D.先释放小车,然后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2)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测量如图,打点周期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用题中的有关字母写出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________

(3)写出两条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B 长度测量的误差 mg代替绳子的拉力

【解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了解平衡摩擦力的方法;由匀变速运动的推论求出滑块的瞬时速度,代入动能定理表达式即可正确解题。

(1)小车运动中受到重力、支持力、绳的拉力、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首先若要使小车受到合力等于绳上的拉力,必须保证:摩擦力被平衡、绳的拉力平行于接触面,故A、B正确;在保证钩码重力等于细绳上的拉力及上述前提下对小车有:,对钩码:,解之有,可见只有当时才有 ,故应选用10g的钩码最为合理,C错误.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要求是先接通电源,待其工作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错误.

(2)由题图知,故动能变化量为,合力所做功,故需验证的式子为

(3)从产生的偶然误差考虑有长度测量的误差;从系统误差产生的角度考虑有用mg代替绳子的拉力、电源频率不稳定、摩擦力未完全被平衡等引起的误差(答案合理皆可).

型】实验题
束】
90

【题目】某探究小组要尽可能精确地测量电流表○A1 的满偏电流,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流表A1 (满偏电流Imax约为800 μA、内阻r1约为100Ω,表盘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

B.电流表A2 (量程为0.6 A、内阻r2=0.1Ω)

C.电压表V (量程为3V、内阻RV=3k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

E.电源E(电动势有3V、内阻r约为1.5Ω)

F.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该小组设计了图甲、图乙两个电路图,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图甲图乙”).

(2)所选合理电路中虚线圈处应接入电表________(选填“B”“C”).

(3)在开关S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___(选填ab”).

(4)在实验中,若所选电表的读数为Z,电流表A1的指针偏转了n格,则可算出待测电流表A1的满偏电流Imax________.

【答案】 图乙 C b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变阻器的全电阻远小于待测电流表内阻可知,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题的关键是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可知虚线处应是电流表B;题关键是明确闭合电键前应将变阻器滑片置于输出电压最小的一端;题的关键是求出待测电流表每小格的电流.

(1)由于待测电流表的量程较小,而内阻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乙电路图.

(2)由于两块电流表的量程差距较大,只能选用电压表当电流表使用,故选C.

(3)乙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采用的是分压式接法,在闭合开关前,要求测量电路的分压为零,故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b端.

(4)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得:,解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 用加热、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C. 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3条不同频率的谱线

D.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答案】B

【解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A错误;加热、加压或改变化学状态均不影响元素的半衰期,B正确;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产生2种不同频率的光谱,C错误;一束光照射到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由于该光的频率小,没有达到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根据可知频率小,光的波长长,D错误.

型】单选题
束】
156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边长为2L的正方形PQMNHGKJ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1B2,两磁场区域中间夹有两个宽度为L、方向水平且相反、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两电场区域分界线经过PNGK的中点.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G点由静止释放,经上方电场加速后通过磁场回旋,又经历下方电场沿NK二次加速后恰好回到G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2=2B1

B. 带电粒子第二次进入右边磁场后一定从MN边离开

C. 第一次完整回旋过程经历的时间为

D. 要实现两次以上的回旋过程,可以同时增大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题目】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其直径水平且与另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点,O点恰好是下半圆的圆心,它们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现有三条光滑轨道AOBCODEOF,它们的两端分别位于上下两圆的圆周上,轨道与竖直直径的夹角关系为α>β>θ,现让一小物块先后从三条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则小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  )

A. tABtCDtEF

B. tABtCDtEF

C. tABtCDtEF

D. tABtCDtEF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上面圆的半径为,下面圆的半径为,则轨道的长度,下滑的加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则,因为,则,故B正确,ACD错误。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根据几何关系求出轨道的长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块下滑的加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块在滑动时经历的时间大小关系。

型】单选题
束】
134

【题目】在竖直平面内有一方向斜向上且与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匀强电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开始时小球静止在M点,细线恰好水平.现用外力将小球拉到最低点P,然后由静止释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再次到M点时,速度刚好为零

B. 小球从PM过程中,合外力对它做的功为

C. 小球从PM过程中,其机械能增加了

D. 如果小球运动到M点时,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