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一个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离为d,正对面积为s,充以电荷量Q后,极板间电压为U,为使电容器的电容加倍,可采用的办法是( )A. | 将电压变为一半 | |
B. | 将所带电荷量变为2Q | |
C. | 将极板正对面积变为2S | |
D. | 将两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2的电介质 |
分析 改变电容器的电压和带电量不会改变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的决定式$C=\frac{{ε}_{r}s}{4πkd}$得: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正对面积s,介电常数eγ,极板间的距离d来改变电容.
解答 解:A、改变电容器的电压和带电量不会改变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的决定式$C=\frac{{ε}_{r}s}{4πkd}$决定的.故AB错误.
B、由电容器的决定式$C=\frac{{ε}_{r}s}{4πkd}$得:将电容器的电容加倍,我们可采取的方式是:①将极板正对面积变为2S;②将电解质换为介电常数为原来的介电常数2倍的电解质;③将两极板距离变为原来的一半.故C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电容器的决定式,要明确改变电容器的电压和带电量不会改变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是由决定式$C=\frac{{ε}_{r}s}{4πkd}$决定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曲线为一正弦曲线的上半部,则在0~t1这段时间内( )
A. | 质点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
B. | 质点在t1时刻离开出发点最远 | |
C. |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
D. | 图中正弦曲线是质点的实际运动轨迹 |
6.物体静止在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出时具有60J的重力势能(以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参考平面),自由下落至某一位置时其重力势能为动能的一半.那么,该过程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 )
A. | 20J | B. | 30J | C. | 40J | D. | 60J |
3.如图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左端a,右端b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 | |
B. | 闭合K1,有正电荷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 | |
C. | 闭合K2,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型导体 | |
D. | 闭合K2,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 |
10.一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缓慢拉开B的过程,水平力F不变 | |
B. | 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 |
C. | 斜面对物体A作用力合力不变 | |
D. |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 |
7.如图所示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 | |
B. |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 | |
C. | 入射光的频率为3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 |
D. | 入射光的频率为$\frac{{v}_{0}}{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frac{E}{2}$ |
9.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小车质量M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与其所受外力F之间的关系.
(1)由图中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24cm,由图b中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0.52 cm.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如图a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frac{d}{△{t}_{1}}$,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frac{d}{△{t}_{2}}$,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frac{{(\frac{d}{△{t}_{2}})}^{2}-{(\frac{d}{△{t}_{1}})}^{2}}{2x}$.(用字母表示)
(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钩码质量m总共做了8组实验,得到如上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利用表格数据,在如图c所示坐标系中描点做出相应图象.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后,你得出a-F的图线是否呈线性变化,如果不是请分析其原因:a-F的图线不是一条直线,因为在以增加钩码质量m来增大拉力F的大小时,m越大,M>>m的实验条件越难以保证,所以a-F的图线会出现向F轴方向偏的情况.
(1)由图中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24cm,由图b中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0.52 cm.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如图a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frac{d}{△{t}_{1}}$,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frac{d}{△{t}_{2}}$,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frac{{(\frac{d}{△{t}_{2}})}^{2}-{(\frac{d}{△{t}_{1}})}^{2}}{2x}$.(用字母表示)
F(N)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0.70 | 0.80 |
a(m•s-2) | 0.06 | 0.11 | 0.18 | 0.26 | 0.30 | 0.36 | 0.40 | 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