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开始实验时小车距离打点计时器远一些 D.可以用手拉动小车代替钩码拉动小车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请填入下表.

对应点

B

C

D

E

F

速度(m/s)

___

___

___

___

___

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下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___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成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AB 0.80 0.40 0.40 0.48 0.56 0.64 0.72 偏大

【解析】

(1)[1].为了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应使小车受力恒定,故应将细线与木板保持水平;同时为了打点稳定,应先开电源再放纸带;故AB正确;开始实验时小车距离打点计时器近一些,这样可充分利用纸带,选项C错误;用手拉动小车代替钩码拉动小车不能保证小车做匀加速运动,选项D错误。

(2)[2].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0.1s
根据逐差法可知,物体的加速度

[3].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有:

(3)[4]由(2)分析可知,B点的速度

[5]同理可求得C点的速度:

[6]同理可求得D点的速度:

[7]同理可求得E各点的速度:

[8]同理可求得F点的速度:

[9].作出v—t图象如图;

(4)[10].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49Hz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大,而计算时仍用T=0.02s计算,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小,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