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
k
代表动能,E
p
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高度,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如下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BD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E
P
=E-E
K
,故势能与动能的图像为倾斜的直线,C错;由动能定理:E
K
=mgh=
mv
2
=mg
2
t
2
,则E
P
=E-mgh,故势能与h的图像也为倾斜的直线,D对;且E
P
=E-
mv
2
,故势能与速度的图像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B对;同理E
P
=E-mg
2
t
2
,势能与时间的图像也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A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1加1阅读好卷系列答案
专项复习训练系列答案
初中语文教与学阅读系列答案
阅读快车系列答案
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周秘计划系列答案
英语阅读理解150篇系列答案
奔腾英语系列答案
标准阅读系列答案
53English系列答案
考纲强化阅读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将弹簧第一次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B.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C.动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与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一带电液滴在重力和匀强电场对它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b沿直线运动到d,且bd与竖直方向所夹的锐角为4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此液滴带负电荷
B.合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等于零
C.液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液滴的电势能减少
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0
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而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物体到海平面时的势能为mgh
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
+mgh
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
一轻质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0.05" kg 的小球A,另一端套在光滑水平细轴O上,O到小球的距离为L=0.1m,小球刚好与水平地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在球的两侧等距离处分别固定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挡板,二者之间的水平距离s=2m,如图所示。现有一滑块B,质量也为m,从斜面上高度h=3m处由静止滑下,与小球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二者互换速度,与档板碰撞时以同样大小的速率反弹。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滑块和小球都视为质点,滑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m/s
2
。求: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
起重机的吊钩下竖直挂着质量为m的木箱,如果木箱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了高度h,则木箱克服钢索拉力所做的功为 ( )
A.
B.
C.
D.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滑块从半径为50cm的半圆形轨道的边缘A点滑向底端B,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3J。若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在B点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
A.3.6N
B.2N
C.1.6N
D.0.4N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一上表面水平的平板车
C
,
C
质量为3m,在车上左端放有质量为2m木块
B
,车左端靠于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
R
的
圆弧形光滑轨道,已知轨道底端切线与水
C
上表面等高,另一物块质量为
m
的
A
从轨道顶端由静上释放,与
B
碰后立即粘于一体为
D
,在平板车
C
上滑行,并与固定于
C
右端水平轻质弹簧作用后被弹回,最后
D
刚好回到车的最左端与
C
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g
,设
AB
碰撞时间极短,
A、B
均视为质点. 求:
(1)木块
AB
碰撞后瞬间
D
的速度大小;
(2)
AB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弹簧压缩过程中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物体以8m/s
2
加速度匀减速竖直向上运动,则在运动中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是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