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在一次实验中用方格纸,方格边长L=20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m/s(g取10m/s2).
在竖直方向上,5L-3L=2L=gT2,解得:T=
2L
g
=
2×0.2
10
s=0.2s.
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
3L
T
=
3×0.2
0.2
m/s=3m/s.
B点竖直方向上分速度为:vyB=
yAC
2T
=
8L
2T
=
8×0.2
2×0.2
m/s=4m/s
故答案为:3;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Ⅰ某兴趣小组在做“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通过粗测电阻丝的电阻约为5Ω,为了使测量结果尽量准确,从实验室找到以下供选择的器材:

A.电池组E(3V,内阻约1Ω)
B.电流表A1(0~3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A2(0~0.6A,内阻约0.125Ω)
D.电压表V1(0~3V,内阻4kΩ)
E.电压表V2(0~15V,内阻15kΩ)
F.滑动变阻器R1(0~20Ω,允许最大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R2(0~2000Ω,允许最大电流0.3A)
H.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时电压表选______;电流表选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填字母代号).
(2)若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mm.
(3)若用L表示金属丝的长度,d表示直径,测得电阻为R,请写出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
(4)请设计合理的测量电路,把电路图画在作图框中,在图中标明元件符号.
Ⅱ.(6分)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糟口方向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方向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均为x=10.00cm,A、B间距离y1=4.78cm,B、C间距离y2=14.58cm.重力加速度为g.
(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求得小球初速度为v0=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①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②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2)“在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实验的装置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斜槽必须是光滑的,且末端切线调成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必须从斜槽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C.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竖直面上的坐标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后,取下坐标纸,用直尺将所有点连成折线
(3)蓝仔同学利用图2装置在正确的操作下得到了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在对其进行数据处理时,他以抛出点A为原点,建立坐标轴x轴和y轴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轨迹上选择B、C两点,测量其坐标如图3所示,试根据此数据算出:小球的初速度为______m/s;小球从B运动到C点的时间______s.(g取9.8m/s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