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分)在测量某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_mm.

(2)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测量的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读出阻值大小为__________Ω.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应该将选择开关打到_____________挡.

 

 

【答案】

(1)0.696mm (2)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甲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固定刻度示数为0.5mm,

可动刻度所示为19.6×0.01mm=0.196mm,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0.5mm+0.196mm=0.696mm.

(2)读数为,当使用多用电表欧姆档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说明电阻过大,应换高档测量,即换用测量

考点:考查了螺旋测微器以及多用电表读数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9?河西区模拟)(1)某同学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某金属工件的内径时,某次测量示数如图1所示,则金属工件的内径为
23.00
23.00
mm.
(2)要求使用如图2所示器材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且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已知小灯泡标有“6V,3W”的字样,电源是8V的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R1标有“10Ω,2A”,测量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并测多组数据.
①甲同学把实物连成如图2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电键后小灯泡不亮,经合作者乙同学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圈出这根导线,并用铅笔线加以纠正;
②当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如图3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4.5
4.5
V.
③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测出多组电压、电流值,可得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相应的P-U2图象.则在图4中,有可能正确的图象是
D
D
,其理由是
根据电阻的伏安特性,电压增大至一定值,电阻阻值会明显变大
根据电阻的伏安特性,电压增大至一定值,电阻阻值会明显变大

(3)某同学用如图5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频率50Hz.打出的纸带如图6所示.
①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②纸带上1至9各点为火花所打的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加速度为
9.4
9.4
m/s2.③若实验时的电压为210V,则重力加速度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题(19分):

(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测量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则该导线的直径为     mm. 该同学再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某金属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下图乙所示,则该金属球的直径为      cm.

(2)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kg,取g=10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 i(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i,绳下端面坐标的值Xi=(Xi+X i)/2的数据如下表: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钩码个数

橡皮绳下端的坐标(X/mm)

1

216.5

216.5

2

246.7

232.

3

284.0

246.5

4

335.0

264.2

5

394.5

281.3

6

462.0

301.0

①同一橡皮绳的X             X(大于或小于);

             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③某同学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出拉力F与该变量(Xn-X1)的图像,则由图像可得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N/m;

④为了更好的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写一种即可)?

 

实验题(19分):

(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测量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则该导线的直径为      mm. 该同学再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某金属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下图乙所示,则该金属球的直径为      cm.

(2)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kg,取g=10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 i(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i,绳下端面坐标的值Xi=(Xi+X i)/2的数据如下表: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钩码个数

橡皮绳下端的坐标(X/mm)

1

216.5

216.5

2

246.7

232.

3

284.0

246.5

4

335.0

264.2

5

394.5

281.3

6

462.0

301.0

①同一橡皮绳的X              X(大于或小于);

              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③某同学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出拉力F与该变量(Xn-X1)的图像,则由图像可得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N/m;

④为了更好的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写一种即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